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患病危害 > 微科普失眠抑郁是精神疾病重视6大表现
微科普失眠抑郁是精神疾病重视6大表现
据估计,在美国,每年有超过六千万人会遭受精神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他们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影响,也对他们身边的人,如家人、朋友、同事造成了困扰。事实上,如今对付精神疾病,医学界已经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获取治疗并不是一件难事,却仍然有约40%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的人不愿意接受治疗,而那些已经开始参与治疗的人当中,也有很多人半途而废,没有坚持下去。最近发表在《公共心理科学》期刊上的一项报告表明,“污名”是造成许多人不愿意去治疗精神疾病的一大原因(译者注:所谓“污名”,大致可以理解为一种莫须有的负面印象或是偏见)。
故事2:某男,36岁,公司职员。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害怕独自在一个空旷的场所,包括操场、体育馆、散场后的影院,甚至在无人的办公室里也害怕,因此从不一人加班。近来家人发现他不敢出门,担心到了某场合会发生情绪失控、逃走等行为。经专科医生诊断为:场所恐惧症。
3.总是不开心,提不起兴趣?
如果有下列表现,请小心抑郁症!自我感觉显著而持久(可能超过2周)的情绪低落,悲观、郁郁寡欢,感到“心里压抑”、“高兴不起来”,时常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程度较轻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平时非常爱好的活动也提不起劲,常伴疲乏感,一天下来感觉“精疲力尽”。
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失眠或睡眠质量不高,食欲差等症状;严重者可自责、内疚,悲观绝望,痛不欲生,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等。
4.反复查门锁,东西必须摆齐?
强迫症可以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患者脑中常反复思考或怀疑一些词或短句,而这些词或句子常是病人所厌恶的(强迫思维);
强迫意向:病人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尽管患者知道这种冲动是非理性的、荒谬的,故努力克制,非常痛苦。
强迫行为:为减轻强迫怀疑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措施。如反复检查门窗、煤气是否关好,账目是否搞错等,严重者检查数十遍还不放心(强迫检查)。
5.总是不能心静,坐立不安?
精神上的紧张、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事情结果产生不切实际的担心,感觉提心吊胆、惶恐不安。有人还会伴有运动不安,表现搓手顿足,坐不住,不停地来回走动,无目的的小动作增多。
有的病人表现肌肉紧张,严重时有肌肉酸痛,多见于胸部、颈部及肩背部肌肉,紧张性头痛也很常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动过速、皮肤潮红或苍白,口干,便秘或腹泻,出汗,尿意频繁等症状。
6.长期限制饮食,甚至拒绝吃?
肖女士,40岁,白领。本来已经很瘦的她总是觉得自己“胖”,体重只有43公斤(身高1.67米),但她本人仍旧严格限制饮食,甚至到了极端的程度,尤其排斥高能量饮食。前几日因头晕及闭经等问题来诊,被诊断重度营养不良,继发性内分泌;经专科医生诊断为:神经性厌食。
别害怕,找医生帮助您
当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有上述6种情况,要多加留意!目前社会上仍存在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以致这个群体的生活、工作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甚至一些人自己出现心理问题时讳疾忌医,矢口否认,延误最佳的治疗期,最终导致病情迁延,甚至影响其社会功能。
我们应抛弃对精神心理异常的歧视心理,认知到每个人都可能发生心理异常,正确认知是获得相应治疗的前提。同时,医院就诊,尤其是心理治疗应选择有心理治疗资质的心理治疗师,而药物医院,由精神科医师根据情况开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