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患病危害 > 童年创伤对进食障碍的影响
童年创伤对进食障碍的影响
摘要:在DSM-5中,进食障碍包括异食症、反刍障碍、回避性/限制性饮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暴食症。好的诊断标准有利于诊断和治疗,但进食障碍的诊断标准仍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进食障碍的风险性因素-激发性因素-维持性因素模型,其中童年创伤是影响进食障碍的重要的风险性因素,它使得进食障碍的易感性大大增加。大量研究揭示了童年虐待对于进食障碍的影响,一般结论认为,进食障碍患者所报告的遭受童年虐待的概率要高于正常群体。童年忽视作为一种被低估的童年虐待形式,最新研究同样证明了其与进食障碍之间的关系。
1.进食障碍的定义DSM-5将进食障碍界定为“以进食或进食相关行为的持续性紊乱为特征,导致食物消耗或吸收的改变,并显著损害躯体健康或心理社交功能”。具体来说,进食障碍包括异食症、反刍障碍、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暴食障碍(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
异食症的主要特征是进食非营养性、费食用性的物质。反刍障碍的主要特征是:经常性的食物回流,难以控制暴食行为,暴食后感到焦虑,没有持续性的控制体重的方法,对于饮食感到抑郁。回避性/限制性饮食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持续地不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和能量需求,依赖于肠胃道喂养或口服营养补充剂。神经性厌食症的主要特征包括:在达到和维持低体重上过度担心,通过控制饮食和锻炼过分维持低于健康水平的体重,对体重、体型、体形的知觉紊乱(与低自尊相关),低体重不是由药物或其他精神障碍导致的。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特征包括:反复的、不可控制的暴食,为控制饮食和体重、体型而担心,采用极端的方式控制体重。暴食症同样以反复性的暴食为主要特征,但没有清除行为。
2.进食障碍的发展趋势进食障碍可能出现在所有社会阶层和种族的女性中。总体来说,在15-30岁之间的女性中,患有饮食障碍的比例高达10%(取值范围为8–12%;Abraham,Llewellyn-Jones,)。一项元分析从项相关研究中筛选出36项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进食障碍的死亡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神经性厌食患者的死亡率为5.1人/千人,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死亡率为5.1人/千人,非典型进食障碍患者的死亡率为1.7人/千人(Arcelus,Mitchell,Wales,Nielsen,)。
3.饮食障碍的影响因素概述图1饮食障碍的影响因素(Abraham,Llewellyn-Jones,)
Abraham和Llewellyn-Jones()将进食障碍的影响因素整合在了一个统一的模型图中(见图1),该模型将相关因素划分为风险性因素、激发性因素和维持性因素。其中风险性因素包括基因、脑结构、后天表现型、异常的亲子互动、对体重变化的容忍性、对于食物的冲动性的控制、挑食、诱发呕吐的容易性、女性、月经初潮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童年早期异常的亲子互动可能会损害儿童的心理发展,阻碍了对正常的进食模式的学习。
激发性因素包括病毒性疾病、重大生活事件导致的压力(例如,失去父母、抑郁、考试、出国、体育竞赛、加入健身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