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患病危害 > 吃是头等大事聊聊进食障碍

吃是头等大事聊聊进食障碍



北京荨麻疹医院医师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414/8846467.html

本文中提到的表现特征仅供参考,有其中部分表现或程度较轻的朋友不需要过度紧张、对号入座,如果真的有长期的、程度较重的症状,在下判断前也请务必先进行专业咨询。

在生活中,我们都听到过一些身边的人由于节食减肥而陷入糟糕的情绪状态中的例子。作为普通干饭人,我们也经常在吃到美食的时候感觉心情迅速好转,但又时不时因为吃得太撑感到难受和焦虑。

饮食,作为人最基本却又最讲究的需求和欲望之一,本来应该带给我们纯粹的快乐。但当人们将它与不健康地减肥、对抗压力、缓解焦虑、获取权力等等联系在一起,剥夺了食物本身的意义时,便有可能“误入歧途”,甚至最终产生进食障碍。

01

什么是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的主要特征为反常的摄食行为和心理紊乱,并可能伴随异常的体重和生理紊乱(陈清刚,)。在DSM-V中分为异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症等。我们在平时有所耳闻的主要是“神经性厌食(anorexianervosa)”和“神经性贪食(bulimianervosa)”。

这两者的共同特点是都过分在意自己的体型和体重。不过厌食症患者通过限制自己能量的摄取(即少吃或基本不吃)而导致自己体重低于正常体重,但即使这样ta们可能仍然害怕自己变胖,或仍然觉得自己不够瘦。贪食症患者则会反复暴食,感到自己难以控制进食。同时,在吃了太多之后,ta们还会采取不适当的代偿措施来防止体重增加,如手动催吐、吃泻药或者过度锻炼。因此,这类人不像厌食症患者那样表现得过瘦,而是看起来体型正常。

在心理上,进食障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各种恶劣心境,如抑郁、焦虑、恐惧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倾向(蒲佳佳,ToddJackson,)。

02

进食障碍的成因

社会文化因素与肥胖恐惧

在社会大众媒体“以瘦为美”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会产生身体不满意(bodydissatisfaction),即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产生负面的评价。

研究者考察了身体不满意与暴食的关系,他们发现身体不满意可以引起限制性进食,即限制热量摄入,以保持体身材和体重。

在DSM5中,“肥胖恐惧”一直被认为是厌食症的“核心”病理心理。而实际上,限制性进食不仅会导致厌食,有研究数据显示,限制性进食是暴食的一个显著性预测因子(蒲佳佳,ToddJackson,)。

应激因素与负面情绪

应激因素与摄食行为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间接的,它通过某些中介变量(如自卑感、应对方式)影响摄食行为。

不良生活事件作为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Beardsetal.,)与厌食症存在密切联系。个体在经受剧烈惊吓后、对新环境适应不良、工作学习过度紧张或压力知觉过高均可成为此病诱因。

负性情绪与暴食行为的关系则更复杂一些,两者可能会相互影响。通俗的来说,就是一个人因为负性情绪采用大量进食的暴食行为来缓解情绪压力的时候,其暴食行为本身也可能更强的引起负性情绪,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人格特质

厌食症与癔症、精神病态等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厌食症患者可在节食中找到自我感及身份认同感。患者对成熟有极度的恐惧,包括体重增加、青春期和性,厌食能够预防这些恐惧事件的发生,减少恐惧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从而获得安全感。

而暴食症与精神衰弱、恐惧等人格特征密切相关。患者往往具有焦虑,强迫观念及完美主义等特征(蒲佳佳,ToddJackson,)。

03

如何改善饮食习惯

虽然到达进食障碍程度的神经性厌食症或贪食症、暴食症需要去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治疗,但对程度较轻,想要改善自己的饮食方式的人而言,还是有下列的一些方法可以尝试的:

正念饮食

“正念”(mindfulness)是最近十分流行的一个概念,它指“将自己的注意有意地集中在当前的内在与外界体验”上(Baer,),即更好地觉察自己当前的状态。正念的技巧也可以用在吃东西上。如果我们不将进食当做一个机械的过程,或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一件事,而是充分地体验吃的过程,我们或许就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进行正念饮食时,我们可以尝试细嚼慢咽。在吃每一口时,我们都可以试着充分调用自己的感官和思维,专注在食物上,尽量感受食物的质地、口感。同时,向内,我们也应时刻察觉自己的感受,包括:这口食物能给我带来怎样的感受,我现在感到愉悦吗,我目前有多饱等等。通过正念的方式,我们可以与食物建立更加真诚的联结,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照顾自己的需求,寻找更能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食物,并在饱腹时停下。

科学减肥

首先在确立自己目标体重的时候,不应该盲目地以“瘦”为目的,也不应该追求在很短时间内瘦很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

其次是在减肥的过程中,应该坚决抵制对健康有害的办法,比如催吐。让人揪心的是,网络上时常看到一些帖子,甚至是公众人物,在介绍减肥经历的时候会提到自己的催吐行为。大家开动自己的小脑瓜仔细想想,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两全其美的事情吗,既享受了吃香喝辣的快乐,又不用辛苦运动?催吐带来的负面作用非常大,比如反流的胃酸会腐蚀食道、口腔,还会导致厌食症等疾病。甚至还有无良自媒体将厌食症和减肥画上等号,教大家如何“厌食”,看到食物产生应激性的厌恶。这些行为都是非常可怕的,而且乍一听好像都挺离谱。但是在这个体被网络信息吞没的年代,当类似的声音不断出现在我们耳畔时,我们必须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保证不被带跑。

减少对体重的谈论

“以瘦为美”的主流文化审美虽然难以在一朝一夕内撼动,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自己做起,创造一些微小的改变。其中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减少对自己和周围人的体重和体型的谈论和评判。

这种“减少讨论”指的不仅仅是拒绝带着明显恶意的身材羞辱(bodyshaming),更是在总体上减少对体型和体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hbwh/18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