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患病危害 > 少吃一口肉真的可以上维密秀扒扒好的身材是
少吃一口肉真的可以上维密秀扒扒好的身材是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348345644670536&wfr=spider&for=pc
被维密天使刷屏的这几天~
回顾一下今年是中国超模最多的一次!
连续6年登上维密舞台的何穗;
鬼马性感的奚梦瑶;
首次登维密舞台的雎晓雯;
时隔三年重返维密T台的刘雯
四大超模齐聚惊艳众人
但是在后台的采访让采访员觉得自己可能不是很亚洲人
(对,是抽不到ssr的非洲人)
她说“我们亚洲人就是不长肉”!
每看一遍维密,就觉得每一口肉都是在犯罪
上班以来胖了近20斤的我
简直无颜当一个亚洲人!
咱们的根根大小姐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科普的话题了,话说咱们的肥胖到底和哪些基因有关系呢,是不是基因决定了咱们一定会肥胖了?咱们先从基因谈起。
肥胖基因大揭密
1.让人食欲大开的FTO
肥胖基因之王FTO,是迄今为止被研究最多的肥胖易感基因。
自年,英国科学家首次报道FTO基因可能与肥胖相关联以来,后续的大量研究表明FTO基因多态性与身体质量指数(BMI)、肥胖、代谢综合征等方面有极大的联系。
携带FTO基因纯合突变的成年人体重比常人多出约3kg,且BMI指数也会高出0.39kg/m2。
FTO基因的变异还会影响人们对食物的喜好,从而不止会让你食欲大开,更使你倾向摄入高热量的食物,雪上加霜。
2.让人懒得运动的SLC35D3
肥胖与运动的关系似乎显而易见,可深究起来,却不是看上去那样简单的事情。
SLC35D3基因编码一个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寡糖蛋白,携带该基因突变的成年小鼠,平均体长和体脂肪含量大于野生型,体重也从成年期开始一路飙升,表现出进行性肥胖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症状。自发运动距离和平均速度相对于野生型均有下降,也就是直观上的“懒动”。
研究人员还在两例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成年腹型肥胖病人中发现了SLC35D3突变,说明对于一些肥胖症患者,缺乏运动不仅仅是主观上不爱运动,而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导致生物钟紊乱的CLOCK
该基因编码的乙酰转移酶,与组蛋白H3以及大脑和肌肉中的芳香烃受体蛋白密切相关。
研究指出,CLOCKT>C携带者,睡眠时间显著性低于非携带者,并且无论在减重难度、饮食喜好等方面,都与正常人存在显著差异。而临床研究报告表明,昼夜节律系统紊乱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失调,从而容易引起贪食,并引起肥胖等代谢相关综合征的发生。
所以睡的太晚会变胖,也是有据可依的哟~
影响肥胖的因素
然而一个人的胖瘦主要由3个因素决定:遗传、饮食和运动,此外还有情绪、环境和睡眠等,但都没有前三个那么重要。特别是遗传因素,除了在对家庭成员之间,双胞胎,养子/女的比较中发现了肥胖遗传的证据,还陆续发现了不少与肥胖者关联密切的基因。看看你的父母,以及你家族中的大多数人,20年之后,你的体型也很可能会是那样。正是因为有遗传因素这个“老大”坐镇,你身边总有一些人的食量明明是你的两倍,却怎么也吃不胖。
虽然胖瘦来自遗传这个结论有点无奈,但胖并不一定代表不健康,何况胖也不是全无优势,比如不用担心胃、肾脏、子宫等脏器下垂;从同样的高度落下或遭受同样大小的打击,身上的脂肪能提供更多的缓冲,将比瘦人受到更小的损伤;还有研究发现导致食欲增加的“胃生长素”可能增强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暂时只在大鼠身上有这个发现);而更极端的情况是,假如胖人和瘦人同时在原始森林或沙漠迷路,胖人无疑是更有希望活着走出来的那个,这时,他一定会对自己携带有“节俭基因”的祖先感激涕零。
科学减肥才是王道
节食,欲速而不达
患有厌食症的法国模特伊莎贝尔卡罗,于年11月17日去世,时年28岁。她生前曾拍摄了一组以反对厌食症为主题的宣传广告。
事实早已证明,快速节食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只要一恢复以前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快就会反弹。医院原心内科主任、现卫生部特聘健康教育专家刘玄重教授的一个比喻,因短期节食离开你的脂肪,就像出去旅游度假一样,总是要回来的。
但更严重的是,减肥节食还会引起厌食症,甚至导致死亡。如果说减肥的初衷是为了美和健康,假如患上了厌食症,这两个目的则一个也达不到。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Nervosa,AN)是一种以病人自己造成和/或维持的,以故意减轻体重为特征的进食障碍。
厌食者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产生扭曲的认识,明明已经很瘦,却还担心发胖;他们自愿禁食、还会催吐、服用泻药、利尿剂等、并过度运动以减轻体重。病人一般是青少年女性,体重常常低于正常值至少15%,有厌食症的女性很多会发生闭经,如果是青春前期,还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
厌食症导致的后果和其他形式的饥饿一样,会使人丧失肌肉组织,降低基础代谢率,还会使心肌组织变得虚弱纤细、引起心率失常、心室缩小,很多厌食症患者正是死于心脏疾病。
此外,长期饥饿还会导致脑细胞的明显减少(所以脑力工作者节食尤需谨慎)、贫血、免疫功能下降,而消化功能可能趋于停滞、胃排空减缓、肠道表面积缩小,甚至连维生素也无法吸收。
虽然以瘦为美的社会压力是引起神经性进食障碍的主要原因,但大多数专家还是同意厌食症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社会文化因素,还有心理因素、与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改变也有一定关系。
减肥,慢才是王道
KarlLagerfeld减肥前/减肥后。
即使你就是不幸被“选中”,注定要成为胖子,也不是没有战胜“胖命运”的办法。
Chanel的首席设计师卡尔-拉格费尔德(KarlLagerfeld),64岁时决定减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用13个月成功减掉42公斤,如愿以偿地穿上了他“某天早上,一觉醒来突然想穿上的”HediSlimane服装。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做什么额外运动。后来他发表文章讲述了他的减肥心得,还与他的指导医生一起推出了一本《卡尔-拉格费尔德减肥食谱》(TheKarlLagerfeldDiet)。
就像这篇文章非常著名的一句话写到的,“如果胖上个十几公斤或是穿不穿时髦的衣服,对你来说都无关紧要,那我这篇文章就不是为你写的”,确实,正确的态度很重要,假如你有足够的信念和耐心,不必像芙蓉姐姐那样“痛下决心”,也可以成功减肥。刘玄重教授介绍,不必过度节食,合理膳食,别饿着,即使每年只减掉2.5-5千克,也是比较理想的。
高海拔减肥法,旅游也可以减肥!
当你站在海拔米的山顶上俯瞰壮美的风景,你可曾想到你的脂肪也在飞翔...
年4月发表在美国《肥胖》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高海拔有助于减肥。这是慕尼黑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做的一项研究。他们把一批久坐不动的胖人拉到高海拔地区,让他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并禁止做任何运动,一周下来,他们平均瘦了3磅(约1.36千克)左右,更妙的是“下来”的一个月之后,还能继续瘦上2磅(约0.9千克)。
由于高原反应会带来头痛、恶心、食欲下降等情况,会影响实验结果,研究人员选择了不那么高的海拔:英尺(约为米,相当于我国云南川东、四川甘孜、秦岭的部分地区)。结果发现,这些人都比平时吃得少了。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人们体内的瘦素(leptin),一种使人产生饱腹感的激素,在高海拔地区增加了;而胃生长素(grehlin),一种能使人感到饥饿的激素,水平并没有变。他们还发现,这些人的新陈代谢率也提高了,这意味着能比在平时消耗更多能量。
怎么,是不是很诱人?不过遗憾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胃口在6个月以后都无一例外地恢复了,体重随之也会“还原”,想用高海拔减肥,只能不断“上去”,下来;再“上去”,下来。果然还是应验了那个比喻“出去旅游,总是要回来的。”
参考资料:果壳网/生物谷/新浪
相关阅读
你吃肉很厉害?是天生的!
基因清单:每日早八点播报基因热点
基因科普
基因企业
基因研究成果
热点事件
基因行业
喜欢我们?请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