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患病危害 > 北大六院黄悦勤教授柳叶刀发文7人里就

北大六院黄悦勤教授柳叶刀发文7人里就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中国精神障碍到底有多少人?

近日,医院黄悦勤教授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在线研究文章,告诉了我们答案。

图片来源:柳叶刀ThLanct

这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开始于年,涉及了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和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老年期痴呆,共7种类别。

除去老年期痴呆,6类精神障碍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16.6%,也就是说,在我国近14亿人口中,有2.3亿人(七分之一人)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得这六类精神障碍疾病中的一种或几种,相较前两次数据增长较大。

为什么我们精神生了病?

其实,精神障碍就像高血压、胃肠炎一样普通。它的病因60%-70%来自于大脑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30%才是外界(主要是心理压力)的影响。

它和基因有关,也和心理有关。专家指出,无论遗传还是心理反应,都与社会环境外在“催化剂”有关。“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感觉人生中不可预测的压力增多,很多诉求难以实现。加之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猝然发病。”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高压力、高强度的社会工作节奏。社会节奏快、社会压力大以及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情况下,需要人们高功能的心智活动也逐渐加强。反而是物质丰富了,但是幸福感有时候却不强了。

身边人出现这7种状况要留意!

1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包括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躁狂症等类型。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的心境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4.6%/3.5%)。

抑郁症是较为常见的心境障碍,尤其是脑力劳动的强度越大,抑郁症的损伤程度越高。常表现为闷闷不乐、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的反应,甚至自杀企图或行为。

在江苏卫视《我们的挑战》节目事后采访中,薛之谦坦诚了自己的内心:“我心理是不健康的,我从头到尾没觉得自己心理健康过,要不然我就写不出这些的情歌,要不然我就不会抑郁。”

但如抑郁持续2周以上,并且无法自我调整,已经严重到影响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在临床上就会确定为抑郁症。

2焦虑障碍

焦虑症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伴有头晕、心悸、震颤、呼吸困难等表现,包括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等类型。

研究结果显示,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为7.6%(将近1亿人),12月患病率为5.0%,是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精神障碍。此外,是特殊恐怖症和强迫症。

每个人都有焦虑情绪,但如果过度的害怕和担心,持续在六个月以上,并且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业或社交,这就可能构成了疾病。

焦虑症一般首发于35岁以上,多发于中老年。焦虑者不会对人疏离,有不会丧失兴趣爱好。此外,焦虑者入睡会困难。

3酒精和药物使用障碍

物质使用障碍常见的是酒精和药物使用障碍,表现为物质依赖和滥用。比如我们常说的酗酒、阿片成瘾。

研究结果显示,18-35岁的青年人患病率最高,并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酒精和药物使用障碍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3.6%/0.3%)。

然而,长期酗酒将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并增加肝癌风险。

4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思维障碍、幻觉、妄想、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发病时自知力缺乏,病程迁延。精神分裂障碍显著多发于青年时期,并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而降低,而农村发病率显著高于城市。

5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厌食症和贪食症,多见于年轻女性,厌食症主要表现为拒食,贪食症主要表现为狂吃后催吐来补偿。

这是一张21岁小姑娘的胳膊照片:

照片的主人公小倩是一名艺术生,三年前,由于嫌弃自己太胖,身高、体重斤的她踏上了减肥之路。然而却不想患上神经性厌食症,甚至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

6冲动控制障碍

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紧张感或者获得满足,冲动控制障碍患者会采取一些冲动乃至无法控制的不当行为,例如“偷窃癖”、“纵火癖”等。研究显示,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7%/0.8%)。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显著降低。

比如这位女大学生,零花钱上万,偷东西不是因为缺钱,却是因为“爽”。

7老年期痴呆

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老年人记忆力变差、失语、失认、行为失常、情绪改变等。

研究显示,65岁以上受访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终生患病率为5.6%。

如果身边老人出现了以下情况要当心:

记忆力变差

老年痴呆

有时会想不起熟人名字,想不起嘴边要说的话,经提醒能想起;有时丢东西,但可通过回忆找回东西。

早期易忘事,尤其是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如刚说的话或做的事,转眼就忘;反复问重复问题;忘放调料,忘关灶火;丢三落四。

生活自理能力保持良好,可料理家务,打扫卫生,照顾家人,可独自外出,管理个人财务,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社交正常。

料理家务的能力下降,做饭不如以前好吃,打扫房间不如以前干净,算账算不清楚。

可能记不清今天几号,但一定能分清季节;虽会因新环境而迷路,但经过熟悉过程后,就不再迷路。

对时间和地点判断不清,在家附近不会迷路,但不敢独自出门到陌生地方,担心会迷失方向。

能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下降了,常想办法提醒。

早期也能认识到记忆力减退,愿意接受治疗,但大部分人始终没有感觉到记性不好。

因感觉记性变差而紧张、焦虑,进而寻求帮助,有的患老年期抑郁症,经正规治疗后恢复良好。

情绪不稳定,感情脆弱,易流泪,遇事愁闷,焦躁不安;有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低,乏力,少语少动等,被诊断为抑郁症,但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保持原来性格,随年龄增加,有的则更豁达,更善解人意,通情达理。

性格和行为上有异常,随病情进展,例如过去温文尔雅的人变得猜忌、多疑、易怒。

以上来源:健康时报以下来源:北大医学科研

千古一招!抑郁症风险降低44%

抑郁症有哪些常见躯体症状?

猪啊,给抑郁症过个年吧!

就连做妓女,我们也是很廉价的那种啊!

每月看一次或更多电影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要低48%。

心理因素对『带状疱疹』等疾病发病及治疗的影响(修正版)

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年2月18日,《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了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历时3年的卫计委和科技部共同资助的科研项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第一批主要结果,该研究是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WHO和世界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疾病负担研究,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10.4%,而精神障碍占总负担的7.4%,神经精神问题已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思想观念、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多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因素持续存在,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相对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年和年国家卫生部曾经委托北医精研所牵头,分别组织了12地区和7地区两次全国大样本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在时任所长沈渔邨院士和全国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当时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数据。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迅速提升。世界卫生组织、哈佛大学于年组织实施了世界精神卫生调查(WorldMntalHalthSurvy,WMHS),五大洲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累计调查了15.4万余受访者。我国北京和上海城区也参加了WMHS。WMHS成员国采用统一的调查工具和调查方法,全面描述了各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现况与服务利用状况,分析了影响精神障碍患病状况的相关因素,对于了解全球精神障碍流行强度及影响因素和各国跨文化比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20年来,我国北京市、上海市、昆明市、广州市、深圳市、天津市、浙江省、大连市等地区陆续开展了区域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而由于各地调查的病种、调查的工具和方法、样本规模等均存在差异,无法简单地对所有研究的结果进行直接比较,缺乏全国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准确数据。因此,我国学术界和卫生管理部门均认识到研究精神障碍疾病负担与卫生服务利用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和科学技术部与年共同资助立项“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简称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hinaMntalHalthSurvy,CMHS),目的是重点研究我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描述精神障碍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现况,探讨影响精神障碍患病率、疾病负担、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旨在为卫生决策部门制定精神障碍的相关防控策略以及精神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为此,黄悦勤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北大六院项目承担单位,与中南大学肖水源教授、医院李凌江教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一峰教授、四川大学李涛教授、昆明医院许秀峰教授、吉林大学于雅琴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闫永平教授、宁夏医科大学王志忠教授、乌医院徐向东主任医师等9家合作单位合作,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临虹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严洁教授、医院徐广明主任医师等3家协作单位,以及31医院和高校参与单位,全国共44家单位通力合作,圆满完成了全国调查。项目组制定的研究设计方案的优势包括研究结果的全国代表性、研究工具的一致性及跨文化可比性、调查内容的全面性、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筛查问卷的创新性、调查质量控制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计算机辅助个人访谈模式的先进性。

CMHS在全国31个省个县/区个乡镇/街道个村/居委会的户的18岁以上调查对象中,共完成调查人,应答率为84.3%。调查获得七大类36小类精神障碍中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12月患病率为9.32%。在各类精神障碍中,

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12月患病率为4.98%。

心境障碍其次,终生患病率为7.37%,12月患病率为4.06%。

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第三,终生患病率为4.67%,12月患病率为1.94%。

间歇爆发性障碍第四,终生患病率为1.54%,12月患病率为1.23%。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75%,30天患病率为0.61%。

进食障碍终生患病率和12月患病率均低于1‰。

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5.56%。

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分布显示,心境障碍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酒精药物使用障碍和间歇爆发性障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且18-3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且18-3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

CMHS的结果与国内以往精神障碍调查结果比较,显示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12月患病率为9.32%,终生患病率为16.57%,均高于年调查的各类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不包括神经症)1.%和终生患病率1.%;和年调查的各类精神障碍(不包括神经症)时点患病率1.%和终生患病率1.%,但是低于费立鹏报告的~年四省市的30天患病率17.5%。此次调查获得常见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与国内采用相同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的区域性调查比较,高于年WMHS北京市和上海市城区的调查结果,亦高于年北京市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调查结果。

CMHS与以往报告各地区调查的精神障碍患病率比较,分析存在的差异有下列原因。

首先,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ICD-9和ICD-10的诊断标准有改变,调查方法之前采用的线索调查和此次的定式访谈结果有差异,使用纸笔版问卷与计算机辅访谈收集资料的质量不同,受访者对于终生发生的症状存在回忆偏倚,这些原因对调查结果均会导致一定系统误差。

其次,用各地区调查的所谓“总患病率”进行比较是不科学的,因为不同年代各地区调查涵盖的精神障碍种类均不尽相同。

第三,本调查结果是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但没有对各省的自代表性,而患病率的确存在地区分布的差异,因而不能以区域性的调查结果与本次全国性的调查结果进行简单比较。

除上述导致患病率差异的原因以外,分析影响患病率的社会心理因素,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移民、休闲、老龄化等社会心理和人口学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此带来的心理压力、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的改变等因素无疑会导致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与参加WMHS的国家相比仍然低于巴西、美国、法国、乌克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仅高于日本和尼日利亚。比较不同年代各国各地区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患病率相对稳定,符合此类精神病性障碍以生物遗传因素作用为主的规律。将CMHS结果与我国部分地区调查结果比较,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我国人口老龄化有关。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低于美国(11.6%,年)、日本(8.8%,年)、韩国(8.1%,年)等发达国家。

创新本次研究是有史以来我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中涉及的相关学科最多、调查包含的精神障碍最多、抽样调查的全国代表性最好、现场实施的质量控制最严格、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化程度最高、资料分析的方法最复杂、参与的合作单位最多的全国性调查,调查提供的我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和卫生服务利用的高质量基础数据将有利于国家有效和公平地利用卫生资源,为制定宏观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CMHS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调查工具,能够进行国际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比较研究,对于全球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悦勤,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社长兼编辑部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康复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及健康与功能专业委员会主席,美国精神病协会国际会员和理事,世界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名誉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世界精神卫生调查、10/66痴呆协作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主编《临床流行病学》等教材和专著7本,参编43本;发表学术文章篇,还发表科普文章、录像和电影等。

黄悦勤教授团队合影

推荐阅读

[1]WhitfordHA,FrrariAJ,DgnhardtL,tal.Thglobalburdnofmntal,nurologicalandsubstancusdisordrs:ananalysisfromthGlobalBurdnofDisasStudy.PLoSOn,,10(2):.

[2]黄悦勤.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3(1):15-16.

[3]DmyttnarK,BruffartsR,Posada-VillaJ,tal.Prvalnc,svrity,andunmtndfortratmntofmntaldisordrsinthWorldHalthOrganizationWorldMntalHalthSurvys.JAMA,,(21):-90.

[4]KsslrRC,BdirhanUstunT.ThWHOworldmntalhalthsurvys:globalprspctivsonthpidmiologyofmntaldisordrs.NwYork:CambridgUnivrsityPrss,.

[5]YuqinHuang.EpidmiologicalStudyofMntalDisordrsinMainlandChina.TaiwansJournalofPsychiatry(Taipi),27(2):-9.

[6]十二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国内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学及资料分析].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6-69.

[7]张维熙,沈渔邨,李淑然,等.中国七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精神科杂志,,31(2):69-71.

[8]PhillipsMR,ZhangJ,ShiQ,tal.Prvalnc,tratmnt,andassociatddisabilityofmntaldisordrsinfourprovincsinChinaduring–05:anpidmiologicalsurvy.Lanct;:-53.

供稿单位:医院

紫雪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hbwh/19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