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病因 > 全净通小儿厌食的拔罐疗法
全净通小儿厌食的拔罐疗法
小儿厌食症是指不欲饮食、甚至厌食,或伴有食后腹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中医学认为,此证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中焦停止引发。导致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此证相当于西医消化功能紊乱中的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近年来增加较多的,一是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二是家长其溺爱引起神经性厌食。三是不良饮食习惯引起厌食,如高蛋白、高糖的饮食使食欲下降;两餐之间随意吃糖果、点心、花生、瓜子等零食,以及吃饭不定时、生活不规律等都促使食欲下降;夏季过多的冷饮会降低食欲。
罐疗相关经络穴区,可以疏通经络气血,扶正气和阴阳,促进本病好转,深度改善相关功能状态。
1、主要穴区:中脘、建里、梁门、足三里。
2、主穴意义:中脘、建里、梁门,疏调脘腹经气,已助胃纳和脾之运化;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可和胃健脾、补养气血。
3、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隔日、隔周亦可。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
4、罐疗程序(常规五步):选穴-留罐-点刺发泡-留罐-起罐。
1、辨病归经:调治本病以胃经、脾经为主。
2、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技法。
3、罐疗程序(专业七步):辨病归经-辨证取穴-手法运罐-技法布罐-点刺发泡-适度留罐-规范起罐。
4、随证配穴:
法一:罐疗本病主要穴区。另: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以补中益气;脾胃不和加内关、公孙,以和胃健脾;胃阴不足加三阴交、内庭,以养阴清热;肝旺脾虚加太冲、太白,以泻肝健脾。
法二:罐疗中脘、天枢。另:腹泻加建里、气海、命门,以补为主;完谷不化加足三里,手法宜平补平泻;吐奶者加内关,手法宜补。
法三:罐疗督脉、背腧。
1、不要溺爱孩子。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2、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3、经常给孩子做背部捏脊。
4、儿童罐疗手法宜轻,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皮肤针点刺和发泡疗法。
(文章摘自于《全净通疏经罐疗学》)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北京治白癜风做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