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病因 > 督导感悟十一当厌食症遇上短程家庭

督导感悟十一当厌食症遇上短程家庭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美国家庭心智研究所(MRI)短程治疗中心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于年5月联合举办了首届短程家庭治疗连续性培训项目。初阶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开始实践,MRI主任KarinSchlanger博士亲自为学员督导并解答学员实践中的疑问。

感谢学员们督导后将收获和感悟总结成文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首届中美短程家庭治疗进阶培训将于.4.15-4.19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第二届中美短程家庭治疗培训班初步定于年春天举办。敬请期待!

短程家庭与厌食症

Karin老师督导感悟

神经性厌食症是精神科医生都常感到棘手的问题,Karin老师以短程家庭治疗的观点,为进一步工作,打开了思路。对我来说,触动最大的一点是Karin老师问“这个家庭是否有快乐的时光”(havefun?),让我想到这句心理界常提起的话“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僵硬、缺乏乐趣),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乐趣”。

下面是Karin老师督导的收获:

1、厌食症是一个关于控制的疾病(illnessofcontrol),患者通过食物来控制她的世界(throughfoodtocontroltheworld)。我报告的厌食症的女儿与她焦虑症的母亲,好像都是在用自己的疾病去控制什么。

2、治疗师一直没有要求让患者父亲来,即便脑子里曾闪过这个念头。Karin老师提醒,至少要让父亲来一次,看看父亲对女儿厌食症的看法和态度,父亲对母亲控制整个家庭的态度。治疗师可以看看是否能把父亲拉成治疗师的同盟,削弱母亲要对女儿的控制。

3、探索一下,女儿的生活中除了食物以外,她还能自己控制什么东西?

4、家庭是否有一起做的、开心的事情?女儿变瘦了,需要新的衣服,谁给女儿买衣服?母亲和女儿一起去买衣服的时候,是否是开心的时刻?

5、共情母亲是个好母亲,然后让她做度翻转的事情----你是个好母亲,所以为了女儿,要去牺牲一下自己,要忍受自己的焦虑,不再逼女儿吃东西,而是对女儿说:“你16岁了,可以为自己做决定,自己决定吃什么东西、吃多少,可以有时吃的多、有时吃的少,现在你来管理自己的吃饭”

6、患焦虑症的母亲是家庭系统中最难办的因素,她表面上好像是个很好的来访者,有强烈的想让女儿病好的动机,但其实母亲自己改变起来很难、甚至无法改变,因此她不是goodclient,她甚至控制着女儿什么时候可以来见治疗师。因此,治疗师可以把女儿作为真正的来访者去多做些工作(而不是继续把母亲作为来访者),向母亲提出定期单独见厌食症的女儿做治疗。

7、治疗师要评估女儿多大程度上认为厌食症是个问题?有多少想改变的动机?有多大的力量去改变?要抓住女儿能产生动力的事情去干预----女儿曾因吃得少、没力气、担心跑不动米体育测验而担心,怕影响奖学金,这个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别人都是给她说“你不吃饭会有健康问题、会饿死”;治疗师可以对她说:“你觉得要想得奖学金,你需要吃多少?如果你不多吃,会有多少可能性体育不及格、失去奖学金?所以,现在是你的行为可以决定自己能否拿到奖学金”“如果你继续吃的很少,你的体重就不会增加、不会来月经,这样妈妈就赢了(yourmotherwillwin),因为这样的结果证明了妈妈是对的,即,你16岁了还管理不好自己,哪怕最简单的吃饭都管理不好,所以只能由妈妈来管理、控制你,就像对待10岁的小孩一样”“所以,想想,为了学习好、为了证明你自己能管理好自己,你需要吃多少东西?”

8、鼓励女儿逐渐增加进食量,就像长久不运动的人,开始时要慢慢增加运动量,让身体产生对运动耐力,对食物的耐受性。

短短一个小时的督导,Karin老师能从纷杂的信息中很快抓出头绪,发现治疗过程的不足,提出一条条建议,让我深刻体会到“姜还是老的辣”。Karin老师最后说“我的鼻子很长(Ihavealongnose)”,意思是说她能通过很细微的地方发现/“闻到”治疗可能的突破口。这种功夫不是一日之功,大师都是练出来的!

作者介绍

张怀惠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心理治疗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复旦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博士毕业

现就职于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教学办主任

更多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by/17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