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病因 > 当下笔记之神经递质谷氨酸能效应

当下笔记之神经递质谷氨酸能效应



增加谷氨酸可引起抑郁和强迫,降低谷氨酸可引起精分。

-氨基丁酸(GABA)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相反,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促进离子流动的谷氨酸受体有3种:AMPA受体、NMDA受体、红藻氨酸受体,均引起神经兴奋性中度,Ca2+进入细胞,激活磷脂酶C,破坏细胞骨架膜成分;激活核酸内切酶,破坏DNA,导致细胞功能失调,终致细胞死亡。

谷氨酸能亢进,可引起情感障碍、焦虑障碍、运动障碍、物质依赖和厌食。

谷氨酸能不足,可引起精分和发作性睡病,

谷氨酸能过度亢进和低下,都可以引起认知障碍。

一、情感障碍

一)、抑郁症的中枢谷氨酸升高

1)不服药的急性抑郁患者,,顶叶皮质GABA水平下降,谷氨酸水平升高,

已恢复的抑郁或双相患者,顶叶GABA水平扔低,谷氨酸水平仍高,提示顶叶GABA低和谷氨酸高,是情感障碍的素质指标,不是状态指标。

2)抑郁症的中枢谷氨酸浓度升高时,过度激动NMDA受体,导致一氧化氮浓度增加,脑血管扩张,主诉头痛。

二)、抗谷氨酸能抗抑郁

美金刚,金刚烷胺抗抑郁: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改善心境。金刚烷胺在治疗帕金森氏病时,有抗抑郁作用。

3)AMPA受体,其激动可增加脑衍生的粗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增加学习能力;当改受体功能不足时,脑衍生的粗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下降,导致调节心境的脑区神经发育减慢或神经细胞减少,引起抑郁。氟西汀激动AMPA受体,抗抑郁、提高认知。因神经可塑性有一过程,故抗抑郁起效滞后。

4)拉莫三嗪抗抑郁:促离子性谷氨酸受体,可激动促肾上腺皮质激动(ACTHA)释放,拉莫三嗪抑制谷氨酸释放,可能抑制双相抑郁的ACTH)释放,继而抑制皮质醇释放,衰减抑郁症的过度唤醒。

5)锌:是一种NMDA受体拮抗剂,抑郁症有低锌血症,通过有效治疗后正常化。抗抑郁治疗期间,补锌有益。

6)补镁抗抑郁:NMDA受体围成一个Ca2+通道,通过Mg2+进入,来阻止Ca2+内流,故Mg2+有抗NMDA受体效应,

当Mg2+缺乏时,NMDA受体围成Ca2+通道不再有Mg2+进入,引起慢钙内流。

NMDA受体兴奋,引起抑郁。Mg2+有抗焦虑和抗抑郁效应。含镁多的食品:紫菜、小米、荞麦面。

三)、拟谷氨酸能致躁狂

谷氨酸引起神经元点燃,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联。

1)短期锂治疗能抑制谷氨酸回收,增加突触间隙谷氨酸水平,服锂头7--10天抗躁狂效应不明显。长期锂治疗增加谷氨酸回收,减少突触间隙谷氨酸水平,故服锂7--10天后抗躁狂。

2)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和拉莫三嗪均阻断钠通道,抑制谷氨酸释放,抗躁狂。

二、焦虑障碍

1、抗NMDA受体抗焦虑:5-HT通过拟5-HT能抑制谷氨酸,抗焦虑。苯二氮卓类药物通过拟GABA能而制衡谷氨酸兴奋性,抗焦虑。

2、谷氨酸能致强迫:凡能增加前额皮质眶部和尾状核头部代谢的因素均导致强迫。

3、抗谷氨酸药,抗强迫:SRIs通过拟5-HT能抑制谷氨酸能,进而抑制皮质-尾核状谷氨酸通路,抗强迫。

三、运动障碍

1、迟发性运动障碍:精分药阻断D2受体,引起皮质-纹状体谷氨酸通路活性增加,增加谷氨酸释放,激动NMDA受体,过度激动能破坏神经元,导致DA能神经元突触前膜的空隙增大,DA漏出增加,引起TD。

2、帕金森氏病:

3、癫痫

拟谷氨酸致癫痫:可卡因促进谷氨酸释放,阻断谷氨酸回收,增加癫痫发作可能性。

抗谷氨酸抗癫痫:托吡酯抗AMPA受体,抗癫痫。

四、物质依赖,酒精依赖、尼古丁依赖、厌食。发作性睡病

五、精分

1、AMPA受体降低:精分患者AMPA4型受体降低。

2、NMDA冬天降低:其中海马CA3区谷氨酸受体表达向下调节,引起认知障碍。激动NMDA受体改善阴性症状,氯、奥、氨提高NMDA受体功能,改善阴性症状。(新出来的鲁拉西酮也有这方面功能)

六、认知障碍

认知包括注意、记忆、精神运动性操作。

1、认知损害:

1)、谷氨酸适量促进认知:

谷氨酸NMDA受体,在海马和大脑皮质特别多,能刺激神经生长,突触发育和成熟,持续中度激活NMDA受体,提高神经元生存率,促进学习和记忆。短期用氯氮平,可增加前额皮质谷氨酸和DA水平,改善注意力和语言流畅性。

2)、谷氨酸不足损害认知:

海马靠乙酰胆碱和谷氨酸(激动NMDA和AMPA受体),维持学习和记忆,老人海马的乙酰胆碱和谷氨酸不足,学习和记忆力能力减退。

3)谷氨酸过量也损害认知:

ECT可能是通过刺激谷氨酸释放,激动NMDA受体,引起记忆损害。重性抑郁症同ECT治疗后6个小时,谷氨酸水平确实增加。

谷氨酸过度激动NMDA受体,引起Ca2+进入细胞,--激活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形成过多----线粒体功能失调---神经变性病,如阿尔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氏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石杉碱甲很可能阻断NMDA受体的Ca2+通道,衰减谷氨酸毒性。

2、痴呆

3、认知障碍:

当突触前膜无信号时,突触后膜Ca2+呈少量慢性内流,即基线水平,称噪声。

当突触前膜有信号时,突触后膜Ca2+急性大量内流,即神经传导,称为信号

信号和噪声的比值称为信号/噪声比值。

如果噪声越高,该比值就越低,突触后膜就越难识别突触前膜来的信号,导致认知障碍。

4、高度阻断

鉴于Ca2+慢性内流引起认知障碍,故理论上用NMDA受体钙通道阻断剂应能治疗AD认知障碍。地左环平强效阻断NMDA,却损害认知。机制可能是:该药物不论在突触前膜有无信号,都阻断突触后膜NMDA钙通道,当突触前膜无信号时,阻断突触后膜Ca2+内流,降低噪声,这对认知有利;当突触前膜有信号时,扔阻断突触后膜Ca2+内流,降低信号,这对认知有害。

5、轻---中度阻断

美金刚阻断NMDA受体钙通道的能力比Mg2+强,比地左环平弱。

当突触前膜无信号时,美金刚阻断NMDA受体钙通道,防止Ca2+慢性内流,降低噪声。

当突触前膜有信号时,美金刚很快从钙通道中撤出,Ca2+充分流入,保证谷氨酸能信号的正常传导。

故,美金刚胺对AD病人有效。

参考书:喻东山《精神科合理用药》第三版、《临床精神药理学手册》第八版、《精神药理学》第二版网络资料。本次整理的相关内容,是从书上摘取了一些大家相对关心的主要问题,有需要了解其他部分的地方,可去书上查找。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所帮助,辛苦你转发给其他也需要帮助的群友。

十三群群主当下整理年5月

当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by/18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