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饮食调养 > 关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理解
关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理解
导言:本文是一篇相应材料衔接整理的文字。所幸文章的作者和参考材料都尽量完整。其中:第一部分是新闻、公众了解;第二部分为笔者的一些实践与随想。;第三部分是中德班的理论补充。
说不上是什么特别原创,当然也谈不上成心剽窃,更多是一些相应的理解与分享,按由浅入深的顺序整理思考而成(如有转载,均保留原作者姓名)。
第一部分
超级天才与强迫型人格障碍
作者:JoshuaKendall
JoshuaKendall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无法忍受污垢。年,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里蒙特建造第一座工厂的时候,常常手脚并用趴在地上,看地板上和设备上有没有一点点脏东西。对当时正在推出麦金托什计算机的乔布斯来说,这种极端的检查是必须的。“假如我们没有让地板干干净净的纪律,”乔布斯说,“我们就不会有让所有机器保持运转的纪律。”乔布斯也无法容忍拼写错误。乔布斯离开苹果后在皮克斯公司的市场主管帕姆·科尔文告诉我:“他会无数次仔仔细细地阅读每份文件,然后找出标点符号的错误。”
假如不是每件事情都完美无缺,乔布斯就会大发雷霆。他是个很难对付的老板,爱好争辩,很难跟别人相处。但是,乔布斯会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他想要的东西上,比如,设计出“疯狂的伟大产品”——他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都在顽固地追求这一点。智力和刻苦工作只能使人到达某种程度的成功,要做到像乔布斯那样,你需要某种“未知因素”,某种发狂的超速运转——这只能来自一点点疯狂。
心理学家凯·贾米森曾在《疯狂天才》中证实,许多杰出的小说家、诗人、画家和作曲家都患有某种“良性的疯癫”。拜伦曾经这样描述他同时代的的诗人“我们这样才华横溢的人都是疯狂的。有人寻欢作乐,有人忧郁哀伤,但所有人都有点精神失常。”贾米森笔下《唐璜》的作者和其他富有艺术气息的人,患的疾病是狂躁抑郁症(或称双相障碍),但抑郁症同样普遍。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作品《钟形罩》和《爸爸》与她自杀前的绝望密不可分。虽然大多数人都认同许多著名作家精神失常,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像史蒂夫·乔布斯这样举足轻重的大亨,也同样为精神疾病而挣扎。我在近作《美国强迫症》中,分析了托马斯·杰弗逊、雅诗兰黛、海因茨等政治和商业天才,如何受益于他们的某种疯狂。
这些积极行动的天才,偶尔会抑郁症发作,但他们主要的精神疾病是:强迫型人格障碍。这类超级成功人士的疾病主要特点是:
热爱秩序、表单、规则、计划、细节和干净。
患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痴迷工作,他们喜欢控制一切,任何事情都喜欢以“自己的方式”来做。强迫型人格障碍不应该跟强迫症混淆起来。患有强迫症的人被执念缠绕、挥之不去,而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受到执念的灵感启发。史蒂夫·乔布斯无法停止设计产品——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后,他有一次扯下自己的氧气面罩,坚持让医生马上改进设计。
雅诗兰黛总是忍不住抚摸其他女人的脸,哪怕是在电梯里或者街角碰到的完全陌生的人。要不是她以美容事业作为借口,恐怕会因用致命的唇膏或粉扑袭击而被捕。这些精力充沛的人,除了自己的冲动,几乎没有时间浪费在别的事情上。他们的配偶和儿女总是要忍受长时间的忽略。上世纪50年代初,雅诗兰黛把两个年幼的儿子扔在家里,半年时间坐火车走遍全国推销她的产品。
亨氏创始人亨利·海因茨身边总是带着一把卷尺,他的强迫冲动是测量所有看见的东西,并且记下毫无意义的数字。年坐船穿越大西洋的时候,他在日记里记下轮船的准确尺寸和船舱里乘客的人数。海因茨把亨氏的产品分为57类,并提出美国广告史上最著名的标语之一“57种变化”。实际上亨氏生产的商品超过了60种,但是迷恋数字的海因茨认为“7”是有魔力的。50多岁的时候,海因茨几乎经历了一次精神崩溃。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他的儿女坚持每年夏天,把这个专横的家长送进德国的疗养院冷静一下。
虽然这些强迫型的偶像极为神经质,他们的所有行动都被理想化了。对于海因茨收集看上去毫无规律的数字的嗜好,一位传记作家写道“他充满热情地记下在这个场合必须知道的统计数据”,另一位作者把他比作“爱迪生一般的科学家”。人们热爱英雄,不希望他们的形象受损。我不希望否认他们的伟大成就,但还是想指出他们的人格缺陷,而我真正想证明的是,这些伟大的天才最终战胜了他们的精神疾患,并且受益于此,方才塑造了他们不同寻常的成功。
第二部分
笔者的一些实践与随想
——卜明臣
或许我们就此要推导出一个针对18岁的乔布斯完整治疗历程?
不。
——“你不但是一个某某障碍,而更重要的却是,你是一个人。”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个强迫型人格障碍孩子的内心深处,都不喜欢这样。如果那样做,对于这样一个习惯被覆盖,被误解的人,可能是咨询师内心无意识的重复,也是强迫型人格障碍非常容易被外界误解的缘由。
——你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他,但是,其实当你这样想,这样考虑,这样以为时,恰好是在误解。
强迫型人格障碍在理解他人方面或许没有太大困难,但往往是在理解自己方面,存在很大困难或者说抗拒,尤其是面对内心黑暗脆弱的部分。这一特质,促使其无意中会喜欢手写体,因为这是可信的。心里治疗中常常蕴藏着的不安与轻微不信任、甚至敌意。周围对其的误解,却往往是内心中最承受压力的部分。虽然表面看起来,他们对此毫不在意,也表现的一点也不在意。
然而本文的这一部分将以一种最真实却又最模糊的笔调叙述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哀伤,会有乔布斯,会有很多情节,或许又不是乔布斯,不是任何人,而是一种老实坦诚的态度讲述常常容易被外界误解的这一人格。
毫无疑问,开篇如果是以治疗性框架开始是有益的,这恰好是强迫型人格障碍喜好的方式。
他的一生之所以对简洁直觉而深刻迷恋,是因为这是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生存基础。
因为他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对外界采用一种直觉式逻辑、无法理解却又适当逐步理解的方式,平衡着内心与外界的种种冲突:他或她接纳世界的方式必须是靠“猜”。
——眼前的一切让他轻微质疑,他不能进入。每次进入前,就会被敌意推出来。
所以,对于这样一种性格的个体来说,与其去先分析他,不如这里停一下谈一谈他的生存基础。
事实上强迫型人格障碍大多对此也会有些困惑,但不想去深究。这是众多强迫型人格障碍活下去的基础,一种对待外界的必然应对与发展。大多数的强迫型人格障碍是学校里的“学习标兵”,前提是他将信将疑的不确定。这一点就恰好像强迫型人格障碍进入治疗的方式一样,他固然很会欣然接受治疗计划,但得注意到的是,当这一整体框架违反他的直觉,直至无法忍受的某一点时,忽然离去常常是他心中的念头,却不是习惯处事的方式。
为此,强迫型人格障碍需要为此支付代价(如果他不做长程心理咨询或治疗的话,这一代价是显然的)。这才是治疗框架整体具备意义的由来——需要一个牢固关系“容器”存在,去融化这些冰冷的冰层。
是太冷了,太害怕,还是深情?
他会回避内心的情感,如果说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内心这一坚决炽热的爱,连自己都害怕。世界上如果有一样东西连他自己都常常感觉到恐惧,乃至避开。因此来说,外表显得无情无义,是经常被认为的事儿。
乔布斯死于胰腺癌症。如果按照身心医学的角度,胰腺几乎是身体内最隐秘的器官,却常常是跟一个人的内在深层情感直接相关的“情绪调节器官”,直接导致一个的心律、免疫调节,激素分泌的规律。因此,这事实上是跟人的情感调节直接相关的身体器官。
“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驱力需求的能力。如果孩子长期暴露在父母不成熟的,敌意或诱惑的回应中,将会引起他强烈的焦虑与过度的刺激,从而导致精神成长的贫乏。因为他的内驱力的很大部分被压抑了,而这部分无法参与他心灵的发展”——科胡特。
对直觉和计划性的偏爱,成就了强迫型人格终身指向的基础,也是早年那个孩子待在无法得知更多的情境内生存下去的基础。也因此,开始一周两次频率的治疗,对于来访者一方几乎总是有益的,这是对方过去竭力回避却很少经历体验到的。回避的远古时期往往是双方塑造而就:既有父母,还有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内化了既接触又回避的所有结构。
“因为我本来就有太深的爱,所以我宁愿你误解我。我他妈的害怕这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喃喃低语。
很难想象强迫型人格障碍显著“招黑”的体质。而历经已知的框架才能够承受住内在的惶惑、焦灼,另一方面,现实的临床实践中,大多数人格障碍也是往往混合,很少单一。混合意味着讨论多种可能性存在,混合意味着当事人不必全然付出代价后才能够有所理解事物的全貌,这里涉及到心理专业的严肃性。
就以逝去的乔布斯为例,常常有人将其误解为自恋人格,问题是,以乔布斯临死时对待库克想移植给他内脏的做法,断然拒绝,你很难认识到这是自恋人格障碍的为人处世方式。而在强迫人格障碍中,自恋常常是伴随的特质,却不是主线。
因此大多数熟悉点乔布斯的人看到媒体分析后都不约而同说,“这不是真的乔布斯”。同样,将可乐说成糖水的方式,强迫型人格障碍会用直觉找到,但自恋性人格障碍肯定不会这样理解。举个例子,如果你遇到的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往往会说:“可口可乐是个伟大的公司,但是……”对事物精准刻毒的,意外仙境般的解读,强迫型人格障碍却能够抵达。
这就是区别。
具体在治疗关系中,强迫型人格障碍与治疗师的接触显然也和自恋人格障碍大相径庭:强迫型人格障碍大多会在咨询历程中不断测试心理咨询师的智力与直觉反应是否跟自己匹配;这一敌意冲动往往来源于无意识层面。而自恋人格障碍对于治疗师的负性攻击往往来源于内心幻想和投射。换句话说,对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内心里,事实从来是第一位。而自恋人格障碍大多时候甚至不惜捏造事实。
这一清醒的区别解释了为何很多强迫型人格障碍是被外界视为了自恋型人格障碍,而很多的成功品质也为何总被误读为是由自恋所带来的。
打比方说,有人讲乔布斯总是今天否认了下属的意见,过两周后忽然说这个创意真棒,从而被视为剽窃下属创意的卑劣举动(这是最多被人认为性格自恋的地方),但如果持续观察乔布斯的交流,就会发现他的内心在顷刻间,两周内运行了好多遍类似的创意。以至于最初是否是由谁带来的,他已经忘记了是谁带来的内心事实——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情感隔离的机制,几乎是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一大特色。
而治疗过程中面质的常见反应,他是承受且沉默,绝不会像自恋人格障碍那样同你继续辩论、战斗。因为在强迫型人格障碍心中,羞辱是承受得住,且并不陌生。
对于自恋人格障碍,这将是崩溃性反应后的全面性操控开始。强迫型人格障碍内在的傲慢,促使其不屑于这样去做。因此,这是“隐藏的叛逆者”的由来。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强迫型人格障碍身上最为可爱的一点,他们更热爱事实。
情感总是很容易会带来回忆。
最有趣的一点就在于,隔离往往是无意识带来的。如同很多自恋人格障碍常常声称自己隔离情感,这往往不免带来欺诈利用周围的色彩。但是,真正的隔离大师“强迫型人格障碍”却真的几乎很少说这个词。至于为何不想谈?
他更习惯,不想让你了解真正的他。
对于具体治疗过程而言,强迫型人格结构或者障碍本人而言,建立持续、框架性、有意义的专业咨询结构是基础,因为在这期间,才能够得以疏解她内在人格之间的各种冲突性力量张力。她需要努力地培养起自身重新建立信任与协调关系的能力。
在治疗中期或后期,这一隐藏的敌意内在,常常促使另一方治疗者产生愤怒焦虑性反应。这一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关系配对,是需要持续纳入治疗性框架内,运用关系本身去逐步呈现讨论处理的缓解。换句话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首次会发现,他竟然能够让周围人产生那么多的不快与焦虑。只所以需要咨客能够逐步共情理解咨询师的反应,是符合昔日缺失的那一缺失性环节。对照咨客早年生活处境来说,当下的这一治疗历程,无疑是具备治愈性的重要阶段。随着强迫型冲动的逐步修通,当事人逐步接受自身失败的可能性、理解到这个世界万物平等的存在,也接受人际关系内,自身行为容易引起误解的事实。
必须相信,强迫型人格障碍很少会挑错人或者搭档,但在处理持续性关系中常常翻盘或者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她对自身的这一特质视而不见的话。这符合大多数强迫型人格的命运痕迹。
或许,对于乔布斯而言,采用心理动力性治疗与冥想之间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他最终不是为身体某个器官作为教训,去再次回到孤寂寒冷的黑暗世界。他能够在活着的时候,更多现实地爱着周围,抵御着风险,而绝不是一直在否认着自己的情感,直至死亡为止。
——持续接纳自身黑暗,是具备人性色彩的。
——正确与否并非全然重要,他无意识的敌意也并非是摧毁性、恐怖性、冷漠剥削的存在,将以彻底伤害对方的能量而表明存在。
——事实上更多能够产生共鸣理解的特质,徘徊在生命时间的序列。
那么,对于强迫型人格家属来说,必要尊重当事人无所事事,甚至赞同当事人不符合自身期望的工作作风是合适且明智的,指责对方无情无义也显得异常苍白。如果有一种人格特质天然变态的勤奋,强迫型人格障碍一定名列榜首。同样,引人误解方面也是如此。这样的话,她常常会给周围人带来焦虑。
就以乔布斯自身经历为例,越是当强迫型人格障碍在看起来无所事事地在大学校园里东逛西逛时,他在汲取让自己感觉沉迷,真正重要的东西。
对真正意义上的灵魂而言,强迫型人格不存“懒”出来的问题,只存在能不能为周围所理解的问题。
第三部分
中德动力性心理治疗培训课程
强迫性神经症的动力性心理治疗
Dr.HermannSchultz,法兰克福
9.3.4强迫性神经症(OCD)和强迫性人格障碍(OCPD)
流行病学:强迫症并不少见,约占精神疾病患者的25%,终生患病的约有2%。但是仅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寻求专业救助,往往是发病后几年。多数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的症状感到羞耻,并设法保守这个秘密,怕别人认为自己疯了。强迫症发病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出头。没有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
病程:短暂的强迫症状作为应对紧张生活事件(如,亲友死亡)的反应并不少见,且预后良好。我们见到的有短暂的强迫症,最常见的是慢性强迫症,相当痛苦。最严重的形式(非常罕见,只占约1%)是不断恶化的形式,强迫症完全主宰了患者的生活。
共病:强迫症状时常伴有抑郁、恐惧(回避行为)、焦虑障碍、饮食障碍(厌食症、贪食症)、和局部肌张力障碍(口吃、抽动障碍、颈痉挛、书写痉挛),同样还受像紧张性头疼、胃肠功能的问题等特定心身障碍的影响。
临床描述:
区别强迫症状(OCD,ICD-10:F42)强迫型人格障碍(OPCD,ICD-10:F60.5)
强迫性神经症(OCD)需区别:
l强迫思维:反复的怀疑与冥想:“在同一件事情的正反两面游走,而无法做出决定”(Rado)。例子:反复怀疑的主题如:
—我是否是同性恋?
—持续地恐惧被伤害或伤害他人
—亵渎或冒犯神明的想法:圣人是否也性交?
—健康:对传染/污染的持续恐惧,如疾病、食用有毒的食物、动了被其他患有疾病的人动过的门把手等。
l强迫动作(强迫行为、仪式):通过反复的动作来防范所担心的危险,有时长达数小时。如果患者执行这些仪式性行为被阻断,将出现紧张、甚至恐惧。这类强迫行为的例子:
—强迫控制和检查:不断地检查门是否关好,电器是否关掉等
—强迫洗涤:不断地洗手,且依旧觉得“不干净”
—强迫计数:强迫性地数数(如脚步)或走符合特定的道路(距离、两者间距)、做重复的动作、对数字或图形的过度敏感
—出门前一定次数地开关灯、触摸物品,走某一特定的道路等。
l强迫冲动:突然出现可怕地诱惑:如,一位母亲担心她可能会突然失控,而伤害、甚至杀害自己的孩子;一个人担心在教堂喊出淫秽和亵渎得诅咒。因此,患者往往表现出对可能出现这种冲动的场所恐惧地回避(回避刀子和剪子、教堂等)。
强迫性人格障碍(OCPD)有别于强迫症,正如所描述的,因为这些患者通常不受困于自我失调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冲动。它们的特点是症状具有广泛性:
—井然有序(过分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