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饮食调养 > SoDiscovery性侵害还是鬼上身

SoDiscovery性侵害还是鬼上身



?众目睽睽之下,一位年轻女子戴着复杂的仪器躺在床上,她抽搐,尖叫,手舞足蹈,胡言乱语,做出种种难以名状甚至令人羞耻的不雅动作,直到穿着白袍的医生在观众们或认真或猥亵的目光中用手用力触摸她的胯部或者使用仪器强压她的子宫,这种癫狂才渐渐平息。

不,这不是一部重口味的咸湿B级片,而是发生在19医院里真实的场景。在那个看似荒诞的年代,这种奇妙的“表演”一次又一次地在公众面前上演,在名为“治疗”的招牌下,满足了无数人的猎奇心和窥淫癖。

沙可医生正在展示歇斯底里症的治疗?

“魔鬼侵占了你的身体”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位妇女医院,她面容呆滞,肢体扭曲,时不时伴有轻微的抽搐。在经过一番诊断之后,她被确诊为“歇斯底里症”并接受医生的治疗。显而易见,这种治疗更接近于一种非人的虐待:除了服用大量药物之外,她必须接受一周数次的“公开诊疗”。在这个充满消毒水气味的舞台上,她像刚出生的羔羊一样没有尊严地接受众人的检阅并接受猥亵的触摸与机器挤压。不久后,她就靠装扮成男人悄悄混了出去,再也不会试图治愈自己的顽疾。这只是“治疗”歇斯底里症的漫长历史中对女性虐待的一个缩影。

和癌症、艾滋这样一个世纪前才出生的年轻疾病不同,歇斯底里(hysteria)有着漫长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时代,希罗多德的著作中已有关于此病的记载。“hysteria”一词,起源于“hystero”,即子宫。当时认为本病与子宫有关,是一种妇女独有的疾病(多发生于年轻未婚女性中,出现一些如痉挛、月经失调、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全身乏力等反应),是由于性的过度刺激或压抑所致,症状是由于未知恐惧等原因而情绪失控,或幻想身体某部位不舒服,却无法被医学检查出来。

心理学中,歇斯底里有多种表现:

情感爆发:病人在精神因素作用下突然失常,哭叫、打人、毁物等,发作时有轻度的意识状态,发作后部分遗忘。

意识朦胧:表现为梦游或在意识朦胧下突然出走,而清醒后对发生过的事毫无记忆。

心因性遗忘:对曾经是或者仍然是创伤性或者应激性的事件部分或全部遗忘。

疏离综合症:自我的人格分离或是对周围环境的“非真实感”。

多重人格:表现出两种或以上的完整人格,不同人格之间还可能存在各种关系。

刚塞尔综合症:假性痴呆。

附体障碍:在迷信的背景下常出现的“附身”。

中世纪时,西欧宗教迷信盛行,当时把歇斯底里症的患者看做是魔鬼附体或女妖,俗称“鬼上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邪。这样的诊断看似不无道理:歇斯底里症发作的病人往往失控,尖叫,大声咒骂所有靠近自己的人,伴随着肢体的怪异扭曲(对于当时的妇女来说,是尤为不端庄的,并暗示着魔鬼与之的性交)。最后,得病的姑娘不是被绑住强行“驱邪”就是被当作女巫猎杀。

一场女巫审判会

由于所审判的女巫被认为是“不洁”的,她们面临的刑罚往往卑鄙残忍而下流,经常在赤身裸体的情况下被酷刑凌辱。这样的情况在风靡一时的“女巫猎杀”行动中非常常见,她们洁白的身体用种种不堪的姿势接受皮鞭,木钉,斧头,最后在盛开的火焰里化为灰烬。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诉说对侵犯的抗议”

心理学家于贝尔曼在他的演讲会上展示了一幅图片,图中一个抽搐的女人以一条轴线为核心旋转,在旋转中,女人做出种种挣扎的姿势。这副抽象迷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图所揭露的是歇斯底里症可怕的本质:通过对歇斯底里症患者的实例研究,患者看似毫无逻辑的肢体动作被发现是有规律可循的——她所有的挣扎都是围绕着一条轴线所做,而如果细究这些动作的互动对象,就会发现轴线那一边,是一个正在侵犯她的男性身体。

于贝尔曼在他的演讲会上展示图片

于贝尔曼最早的著作《发明歇斯底里症:医院的摄影图像学》(Inventiondel’hystérie.Charcotetl’IconographiephotographiquedelaSalpêtrière,surlécoledelaSalpêtrière)是对沙可所在的精神病院中摄影资料的分析,提出“歇斯底里症”本身是从视觉信息和摄影中被构建起来的。

于贝尔曼的著作封面

让-马丁·沙可(Jean-MartinCharcot)是19世纪法国神经学家、解剖病理学教授。他的绰号是“神经症领域的拿破仑”。在对歇斯底里症的研究上,沙可既是一个先锋,也是一个残忍的刽子手。

沙可研究的积极之处在于,不仅将布里克早期对歇斯底里的研究再加以扩充,确定了“男性歇斯底里症”的存在,更证实了早年的创伤经验(如被虐待或性侵害)是后来歇斯底里的触发因子,并且提出一个颇有见地的看法:歇斯底里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动力性疾病,它没有确切相对应的解剖位置。然而,在落后的认识下,沙可建议将催眠术当作实验技术来研究歇斯底里之下的生理过程和治疗。

他在催眠时会要求病患放松心情,然后在病患面前喃喃自语,双手不断由上往下推抚患者,也会抚触病患额头,使之身心缓和,逐渐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催眠是歇斯底里的病理现象,能够被催眠的人都属于歇斯底里症。不过后来的研究者证实,这种论点并不正确,大多数正常人都能够被催眠。有时候,催眠疗法还包括对“敏感点”的挤压(几乎都位于女性隐私部位)。

年,沙可向法国科学院陈述了他的观点,并被官方完全接受,自此开始,医院变成了沙可展示“治疗”的大舞台,于是,对患者的公开虐待开始了。

年,弗洛伊德来到巴黎听沙可的演讲,并目睹了他的催眠实验。沙可在一次讲座时,作为听众的弗洛洛伊德提出了一个他难以理解的困难问题。据说沙可回答道:“这必然涉及性的领域-仅此而已”。这一回答对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理论具有一定影响。沙可对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潜意识理论的核心概念有很大的部份是来来自于其第二心灵的观念。

年,弗洛伊德与布鲁尔发表了《歇斯底里症研究》,用性心理被压抑和潜意识的冲动等概念解释此病的发病机理,并提出了转换性歇斯底里症的概念。也就是说,那些为超我所不允许的愿望受到压抑,而这种压抑并不完全成功,于是,那些愿望采取伪装的形式,通过“转换”或转化而成为症状。简单来说,尽管身体并无任何机理上的损害,但精神上的损害却通过发病的症状展现出来,歇斯底里是身体在诉说对侵犯的抗议。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在漫长的男权社会历史中,为什么大多数发病的患者为女性,只有少数是弱势的男性:大部分位高权重的高雅伯爵并没有在某个看似平静的无星之夜里被一个壮汉(大多数时候是自己的父亲或者其他男性亲戚)粗鲁地强占。

“正在被取代的歇斯底里:厌食症和创伤后遗症”

精神病史上界定的歇斯底里典型四阶段

我们不得不心怀忐忑地承认,现在医学界已逐渐停止使用“歇斯底里”这个词,转而使用看上去更“精确”的词汇描述病人身上的不同症状,如转换障碍和分离障碍。

但是歇斯底里这个幽灵一样难以捉摸又让人羞于启齿的,属于精神脆弱者和被压迫者的病症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不同的面貌继续出没。最常见的当属厌食症和应激创伤后遗症(PTSD)。

人们往往认为厌食症和当代流行的“瘦身潮流”有关,即厌食症多为女性追求“美”的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所带来的后遗症,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作为一种神经性疾病,厌食症呈现了种种和歇斯底里症共通的特征:无法自控,不定时发作,和身体器官病变无关,往往可追溯于自身所受精神打击。

厌食症总被和“过分追求好身材”的概念联系到一起

同理,由于战争的频繁爆发,不少歇斯底里症的发作被简单地和患者的战争经历联系在一起,解读为创伤后遗症。在科学领域,创伤后应激障碍被解读为: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不过学界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为PTSD,原因说法不一,最主流的是“女性精神承受能力比男性更弱”的论断。

从“魔鬼上身”到性侵害,再到厌食症/PTSD,我们对歇斯底症的解读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或许微妙地体现着我们的思想从迷信到科学的逐渐进步,但是若有一点是亘古未变的,那就是在我们遮蔽躲闪的目光中,在我们自以为是而又支支吾吾的医学解释里,那些受迫害的人们,始终没有被广泛提起,合理帮助。从“女巫”到“供人围观的病例”到“不自量力的爱美者”和“玻璃心的家伙”,我们寻找了各种各样的借口给他们一些低贱的称呼,却甚至没有胆量与他们直视过。

责任编辑:阿莫

平台编辑:古飙









































吡美莫司乳膏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ty/1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