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饮食调养 > 为你写诗每个人都是行走书写的吟游诗

为你写诗每个人都是行走书写的吟游诗



在这个时代,

每个人都是行走书写的“吟游诗人”

在这个实用至上主义盛行的时代,相比于读各种工具书和小说,诗歌似乎已经沦为了最没用的一种文体。

《掬水月在手》

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中,我们认识了诗词大师叶嘉莹。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女诗人路易斯·格吕克。由此,我们仿佛从紧张急速的生活中慢了下来,开始重新欣赏这种古老而优美的文体。

读诗可能是件“没什么用”的事情,但当我们的时代越是追求有用的时候,这些“没什么用”的东西反而更令人快乐。越是在人人都追求学习培训名校成绩的时代,诗歌的意趣就越显得更弥足珍贵起来。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诗歌,是因为我们仍对生活充满了美的向往。

《乡愁》

诗人黄梵说:当诗说话时,哲学也只能停止解释。诗歌从未消失,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行走书写的“吟游诗人”。

01

为什么人类要写诗因为热爱

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路易斯·格吕克,从小就患有神经性厌食症。因病辍学的她,通过写诗完成了自我疗愈。

LouiseGlück

从早期简单纯粹的情绪提出疑问:

如果猫咪喜欢煎牛骨

而小狗把牛奶吸干净;

如果大象在镇上散步

都披着精致的丝绸;

如果知更鸟滑行,

它们滑下,哇哇大叫,

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

那么人们会在何处?

到后期用第一人称视角探讨轮回:

当知觉

埋在黑暗的泥土里,

幸存也令人恐怖。

那时突然结束了:你所惧怕的,作为

一个灵魂却不能

讲话,突然结束了,僵硬的土地

略微弯曲。那被我认作是鸟儿的,

冲入矮灌木丛。

《诗》

你,如今不记得

从另一个世界到来的跋涉,

我告诉你我又能讲话了:一切

从遗忘中返回的,返回

去发现一个声音:

从我生命的核心,涌起

巨大的喷泉,湛蓝色

投影在蔚蓝的海水上。

就这样,一直从五六岁写到七八十岁,路易斯的文字和思想在诗歌中成长。

02

诗歌是没有门槛的表达书写也是—

路易斯·格吕克将诗歌视为唯一的生活方式。在语言诞生之初,诗歌就跟歌唱舞蹈这些原始天性一起出现了,除了脍炙人口方便传递和记录信息,直抒胸臆,是我们最原始的天性表达。

每个小孩都会写诗,互联网让很多童真的小诗被看见,比如《孩子们的诗》《姜二嫚的诗》,他们的笔触稚嫩,但同样带给我们温暖。诗歌是没有门槛的,书写也是。

《古诗》姜二嫚

这并不稀奇,在工业革命时期,印刷工业就促成了E.E.卡明斯为代表的“具象诗”派别。

移动网络时代的诗歌选票,则捏在每个拿手机点赞的人手里,在以往,只有出版和圈内人士才有话语权,但现在,大众的选票反向推动和定义文学。

credit:AnatolKnotek

而诗人本身也在经历“去神化”,比如那些在网络上的“吟游诗人”,他们定期更新,与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ty/20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