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饮食调养 > 我的消化功能哪儿去了没有病的胃

我的消化功能哪儿去了没有病的胃



是不是经常会有咽喉部有异物感、烧灼感、嗳气、恶心、食欲不振、胀气、餐后饱胀和早饱感、便秘或者腹泻?甚至有种消化的功能没有的感觉?但是去做内镜检查,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症状构成的疾病,其实是胃肠功能障碍,我们称为“功能性胃肠病”。

通常功能性胃肠病(FGIDs)

包括以下这些:

癔球症

癔球症是主观上有某种说不清楚的东西或者团块异物,造成咽喉部的异物感,会不由自主地经常做吞咽动作以求解除症状,但是并不影响进食。中医学称为“梅核气”。

嗳气症

有反复发作的连续嗳气,甚至企图通过嗳气来解除患者本人认为是胃肠充气所造成腹部不适和饱胀,然而并没有。

功能性呕吐

反复恶心甚至呕吐,但是并没有啥原因,也不存在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

这是一种以厌食、严重的体重减轻和闭经(女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表现为消瘦、闭经、低血压、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及贫血水肿等,然而并没有什么原因。很多女孩子怕体型变胖,努力节食后容易发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这是源于胃的一组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或者上腹烧灼感,并经检查排除各种疾病。这个疾病国内发病率达到18%-45%,占消化门诊的20%-50%,也就是说,我的门诊病人中,有近一半的患者,症状明显,但是内镜检查并未找出原因,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患,包括腹痛、腹胀不适、以大便习惯改变,或便秘,或腹泻,并伴有大便性状异常,比如大便变形,时发时止,又没有器质性疾病,也就是说,内镜还是找不到原因。

功能性便秘

便秘是指慢性便秘,主要症状是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不用通便的药物就解不出大便,或者解大便了,但是有不能畅快淋漓的感觉。同样也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原因。

这些都是对人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的症状,常规可以采取对症治疗,比如改善胃肠动力药物、抑酸、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益生菌甚至手术等等,效果不一而足。传统中医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效果却很显著。

我们的方法:

一、按照中医传统辨证论治、辨病论治,量身定做为患者开出处方用药,可以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定制治疗性药茶,以方便患者平时在家服用。

二、推拿治疗

中医推拿结合脊柱小关节扳法复位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1.手法:按法,揉法,擦法,摩法,扳法

2.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关元,天枢夹脊穴,膀胱经,上巨虚,下巨虚

3.穴位按揉,摩腹,胸椎腰椎小关节紊乱扳法

三、针刺治疗

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具有适应症广、早期起效迅速、远期疗效稳定、多途径调节、双向平衡调节、心身共治、总有效率高的优势。可采用电针配合红外线治疗和温针两种方式:

取穴:中脘,气海,关元,期门,章门,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关元,上巨虚,下巨虚

四、灸法(具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作用)

可采用温和灸(灸盒),温针灸,隔物灸

取穴:神阙,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

五、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特定穴位的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效应融为一体,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协定方汤剂加热后导入。

治疗部位:脾俞,胃俞,大肠俞,膈腧

六、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

取穴:神阙,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

我院脾胃病专科年开设冬病夏治门诊。由定制药茶、穴位注射、穴位敷贴、中药熏蒸、中药浸泡、刺灸、艾灸(三伏灸)、推拿等众多特色治疗方法组成。

适合人群: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包括消化不良、癔球症、嗳气、呕吐、厌食、便秘、腹泻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包括肠化、萎缩、低级别内瘤变等癌前病变)等。

就诊时间:年6月1日-年9月30日,每周二下午及每周四全天

就诊地点:二楼专家门诊室1号诊室

咨询-(6月1号起)

就诊方式:挂脾胃病专科门诊号

年三伏灸时间:

伏前灸:6月13日——7月12日

入伏灸:

初伏灸:7月13日——7月23日

中伏灸:7月23日——8月02日

中伏加强灸:8月02日——8月12日

末伏灸:8月12日——8月22日

末伏加强灸:8月22日——8月31日

冬病夏治,调理亚健康、疾病,改善面色,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血管清道夫之王樱川纳豆激酶案例
今日头条哈尔滨日报新晚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ty/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