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症状 > 案例一位考生的尿频症是如何治好的
案例一位考生的尿频症是如何治好的
心理咨询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目前,心理咨询流派众多,各家取长补短更为重要。本文作者刘野是一位教师,曾患重度抑郁,用元认知干预技术治愈。后来她研习元认知干预技术,帮助许多学生和患者解决了心理问题。本文是她的一个咨询案例,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也希望更多的心理工作者能提供自己的成功案例,共同提高咨询水平。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考前焦虑是学生最普遍的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效率,致使考试发挥失常。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躯体反应,如神经性尿频、神经性厌食等。
我有一位学生,曾深受考前焦虑的困扰。后来,我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她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她消除了症状,她的学习潜能也得到了开发。
燕燕为什么尿频?
燕燕(化名),女,18岁,高三学生。来自城市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关系良好,事业有成,对她有很高的期望。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升入高三后,每次考试前都很紧张,进餐没有胃口,看见食物恶心,考前一个星期不吃早餐和午餐,晚餐也吃得很少。临考前频繁去厕所,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尿液排出。
燕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其实,就这些问题形成的机制,无论是西方医学生理学还是神经生物学,都未能找到生物学证据;而心理科学研究者却可以用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其是过敏性焦虑情绪导致的躯体症状。由于它是一种潜意识性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应,人们的劝说、降低要求等等措施,都不能收到明显的干预效果。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原理是这样阐述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本质的:首先,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当年,巴甫洛夫在对狗进行条件反射实验,在饥饿的狗的口腔里放进食物,引唾液流出时,就摇响铃声。同样的操作进行过多次,狗的大脑中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一听到铃声(引起反应的刺激,以S代表之),就自动地流唾液(反应,以R代表之)。
从表面上看,狗的反应仅仅是一种生理反射,但也包含着几种心理条件反射——狗的大脑中同时形成了认知反射,一听到铃声会引起对以往进食事件的回忆的预期;同时狗的大脑中也形成了行为反射,即一听到铃声时,会立即产生期待食物、准备进食的种种肢体行为。
一个长期为人们所忽视的重要反射是条件性情绪反射,即当狗一听到铃声(S刺激),它的大脑中即产生积极情绪反射(以E代表之),接下来才是预期进食行为(R反应),继而可以观察到它摇尾等快乐体态语言等。
燕燕的症状的形成机制,正是这样一种条件性情绪反射:当她遇到和考试有关的情境、事件等刺激(S)时,她就会自动地产生一种条件性的情绪反射。
元认知干预技术明确指出:所有的情绪变化本质上也都是某种生理变化;情绪产生时都会同步产生一种与之相应的躯体上的反应。而每个人发生不同的情绪时,其所产生的相应的躯体反应是不同的。例如丢失钱包的人都会产生焦虑情绪,但有的人焦虑表现是胸口堵得慌,有的人说话速度快而口干,分泌唾液功能异常,有的人手和小腿颤抖,有的人行走速度加快,而有的人恰恰相反,走路速度减慢甚至走不动……
比较特别的是,燕燕在形成对考试的过敏条件性焦虑情绪后,其躯体反应与一般人不一样——尿急和厌食反应。当她的焦虑情绪升高后,她的思维也是受这种高焦虑情绪驱动而不能自主。尽管明知自己的膀胱是空的,还是控制不了要去厕所的思维和意向。
恶性循环
在认识到燕燕出现尿频的科学原理后,还需要对燕燕的病因做一番梳理。
燕燕上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对她也有很高的期望值。久而久之,高标准导致燕燕对学习成绩以及自身要求十分严格,每次考试总担心自己考不好。长期以来,燕燕在学习方面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下。
高考越来越临近,燕燕的情绪越来越紧张(S:刺激情境),焦虑情绪渐渐升高(E:条件性情绪)。这种焦虑情绪引起了燕燕躯体症状和生理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考前频繁去厕所以及厌食的症状(R:行为反应)。
由于担心自己尿频,燕燕在考前不敢喝水,吃流食。这种担心又促进燕燕产生新的认知性的焦虑情绪(E:评价性情绪),使她的总体焦虑情绪变得更严重,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增强的恶性循环。导致症状日益发展,直到燕燕发展到了一到考试前就必须反复上厕所、厌食等。(如图1所示)
图1:考前焦虑发展放大循环图
用积极情绪替代消极情绪
燕燕的症状终于到了不得不面对的境地。医院检查过身体,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精神科医生开了一些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的药物,但燕燕和家人因为担心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没有服用。
这样的情况下,燕燕找到了我。
面对燕燕的苦恼,首先要考虑的是:为什么燕燕会出现这样特别的身心反应?说实话,我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但是,无论燕燕的症状看起来多么复杂、疑难,只要设法消除她在考试前的条件性焦虑情绪反应,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认识到上述情况后,我对燕燕进行了第一次咨询。
首先对她进行认知辅导。我告诉她,考前没有胃口、恶心都是由于焦虑的情绪导致的。每次考完试,燕燕都感觉好饿,能吃下很多东西,说明不是真正厌食;临考前尿急的感觉并不是膀胱胀满,因为她已经去过很多次了,膀胱里几乎是空的。这是膀胱神经症性的条件性兴奋,也是焦虑情绪的躯体反应。无论厌食还是尿急都是一种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应,是可以消除的。
燕燕得知自己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认为自己有救了,顿时情绪放松下来。
接下来是临床技术设计:通过认知调整,将所有的引起燕燕条件性焦虑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S)逐一消除。
首先,要找到其消极情绪,替代以积极情绪,使燕燕今后再遇到同样的刺激情境(S)下,就自动产生积极情绪反应。
燕燕有四个刺激点,需要一一加以处理:
S1:想到还有一个星期就要了考试;S2:想到第二天就要考试;S3:考试当天早晨;S4:开考前十分钟。
找到刺激点后,进行放松训练,以及输入新的程序:
从脚到头放松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放松到腹部肌肉时,加入风景想象。燕燕非常喜欢大海,在放松过程中引导她想象海边优美的风景,加深她的放松程度。燕燕有当女强人的梦想,就引导她想象梦想成真,成为一名跨国公司董事长。此时燕燕的情绪是骄傲自豪高涨的,这是输入新程序的最佳时机。
这时我让她回到现实,想到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考试。此时她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甚至有点激动和期待。这一个星期她过得很平静,考试前一天心情轻松,学习高效。考试的当天早上一边吃早餐,一边和姥姥聊天,然后很镇定地去学校。考前十分钟去一次厕所,如果还有尿急的感觉,那么就绷紧膀胱周边肌肉十秒钟,然后深呼吸,那种感觉就会缓解,根本不需要再去厕所。
这样的放松训练中重复3次,效果非常好。其实元认知干预技术一点也不神秘,就是高效学习,习得新的程序,习得新的条件性情绪。放松训练下的积极愉悦的情绪和原来的刺激点建立了连接,再次出现刺激点时,情绪变得积极愉悦,厌食尿频症状自然消失。
年5月7日,燕燕进行第二次咨询后,开心地告诉我,她可以吃一点早餐啦!我鼓励她,给她进行第二次放松训练,继续降低考前焦虑,对焦虑性条件情绪进行脱敏,用积极条件性情绪去覆盖原来的消极性条件情绪。
年5月8日是第二次模拟考试,我们预约中午咨询。她告诉我早上吃了早餐,考语文前去了一次厕所后还是会有尿急的感觉,但可以通过肌肉绷紧放松和深呼吸进行调整。她感觉一切慢慢地在她的掌控之中。我恭喜她的进步,鼓励她继续加油,然后进行第三次临床放松训练。
年5月9日,我给燕燕进行第四次临床干预放松训练,也是最后一次。我认为她已经完全可以调节自己的焦虑情绪,知道焦虑来临时怎么样去应对。我嘱咐她平时要反思、察觉、调控自己的情绪,增强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让自己的心理越来越强大。
年5月22日是天津市南开区第三次模拟考试。考完燕燕找到我说,这次考试她一点也不紧张了,完全没有尿急的感觉,考前吃嘛嘛香,自己成了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啦!
我四次咨询,用的是同一个程序。每次三遍输入,相当于这个程序在正常训练下输入了遍。所以燕燕刺激点得到解决,用积极情绪替代焦虑情绪,症状自然消失。
回顾与反思
回顾燕燕的案例,我认识到,心理治疗领域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当事人产生条件性情绪反射时,生理也在同步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许多医务工作者看不到也不承认心理层面的变化,只是死认生理一个层面发生的事实,把局部当整体的盲人摸象思维,导致心理治疗领域严重低效。
具体到燕燕的案例,我们知道,燕燕的尿频、厌食和考试焦虑是同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上的表现。本质问题是焦虑,这是至今连国外也不甚清楚的潜意识条件性焦虑情绪的自动反应过程,而尿急和厌食仅仅是这一焦虑情绪反应的一种躯体反应表现。
离开焦虑情绪治疗,哪一种症状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采用元认知干预技术解决条件性焦虑情绪反应,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是我治疗燕燕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可是,三年后的今天,当我回顾这个案例时,我承认其中有诸多不足。
一个重大问题是:我只看到了燕燕的症状,却忽略了燕燕整个人。燕燕考前焦虑如此之高,她的学习效率必然会受到影响;她的性格中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这些我统统没看见!焦虑情绪会影响性格,成熟的咨询师会仔细扫描,弄清楚燕燕是否有人际敏感,焦虑时是否小心眼等性格问题,帮助燕燕完善性格,提高考前学习效率,那样效果会更好。
初学元认知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越学习越感觉如履薄冰。再严重的症状用理论上用元认知干预技术都可以去解决,但是症状是人的症状,不同的人治疗难度大不相同!我学习元认知技术三年多了,越发觉得自己离成熟的咨询师差距还很遥远。心理学是一座高山,值得一生去攀爬,去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