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患病危害 > 景昱神经科学专栏帕金森病DBS治
景昱神经科学专栏帕金森病DBS治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景昱—神经科学专栏”第八十九期,由海军医院吴曦副教授带来的:“帕金森病DBS治疗的疗效分析(上)”,内容精彩,欢迎阅读。
目前,DBS对PD后期的运动障碍波动及左旋多巴治疗所产生的异动症的疗效已确立。本文旨在探讨DBS对PD运动症状疗效的一些具体问题,如DBS的疗效与最佳药物治疗的比较、疗效持续时间、不同靶点的疗效、对姿态平衡障碍和起步困难的疗效等。
一、DBS手术与药物治疗的比较
年发表的一篇文献综述(Weaver)里,作者对至年31篇STN例和41篇GPi例DBS的疗效报道作了分析。DBS显著改善运动功能(平均改善率STN54%,GPi40%)。根据患者特征及相关报道的研究方法作出统计学处理后,两个靶点的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两个靶点对日常生活(activityofdailyliving,ADL)功能的改善均达平均40%,左旋多巴每日等效药量(levorlopa-equivalentdailydose,LEDD)STN-DBS减少平均40%,GPi-DBS无显著减少。
另外1篇关于STN-DBS的系统性文献综述发表于年(Kleiner-Fisman)。该文涵盖-年的文献,包括系统回顾37篇分析和22篇报道。与术前停药状态比较,术后停药开机降低UPDRSII13.35分(改善率49.9%),UPDRSIII27.55分(改善率52%)。术后LEDD平均减少55.9%,异动症平均减少69.1%,每天“关”状态平均减少68.2%,PDQ-39综合指数平均改善34.5%,其中有显著改善的项目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情绪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左旋多巴有效反应,术前运动症状评分高和病程长是预测术后运动症状改善的独立因素。
从年开始,STN和GPi对晚期PD的疗效已得到证实,其疗效可以从各种指标去评估。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代表总效应。然而运动症状是所有疗效的核心。在接受DBS的初始几年中,UPDRSIII平均改善率为50%,日间无异动活动时间增加平均50%。最近有研究发现,接受DBS的PD患者较内科治疗的PD患者生存期延长。
二、DBS治疗PD靶点的分析
国内目前最常用的PD治疗靶点为STN。其改善运动症状的效果与选择GPi相仿,但是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且耗电较少。近期一项入组例手术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STN-DBS较GPi-DBS可以更好地改善运动症状(46%VS26%),两者对非运动症状和精神症状的改善有差异。但是,GPi-DBS对PD异动症的直接抑制效果优于STN-DBS,通过STN对PD异动症的治疗主要依赖减少药物用量。因此,对于有异动症的患者,应该根据疾病特点选择适宜的靶点。
脚桥核(PPN)是中脑运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步的启动和步态的调节密切相关。在PD发病过程中累及此核团,因此其也是神经调控治疗PD的一个热点。PPN低频电刺激可改善患者的步态障碍。但是由于单独PPN-DBS对于震颤、僵直、动作迟缓等核心运动症状的改善并不理想,目前多与STN-DBS的联合进行。国内也有中心尝试进行STN与PPN的联合刺激,但是目前STN与PPN联合刺激对PD的疗效尚无明确的相关文献报道。
STN联合齿状核-红核-丘脑束电刺激对药物难治性震颤型PD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STN-DBS。此外,刺激红核外侧、STN内侧、内侧丘系前的丘系前辐射也可改善PD相关震颤、僵直。
(内容未完,敬请白癜风心理辅导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