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患病危害 > 医学拾记精神科下最终,活着比自杀
医学拾记精神科下最终,活着比自杀
北京中医医院酒渣鼻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从万丈深渊突然拉到高空”,“被躁狂相和抑郁相反复追赶”,都是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描述。这和咬咬牙就能挺过去的情绪不一样,是占了病区半壁江山的精神科疾病。
小医新知
抑郁发作与中枢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多巴胺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功能活动降低有关,因此,阻滞5-羟色胺回收的药物(氟西汀、西酞普兰etc)具有抗抑郁作用。双相的治疗则是采用碳酸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心境稳定剂。
“总是去安慰”
上一篇所讲的精神分裂症(医学拾记
精神科(上):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看起来很是“精神科”,有些患者的自知力,也就是对自身精神状况的判断能力较差,不觉得自己病了。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尤其是轻躁狂重抑郁的2型,他们自知力良好,清楚地知道所经受的痛苦远不止“心情不太好”,医院寻求帮助。
和抑郁发作的双相病人相处,需要随时备着纸巾和轻拍肩头的手。有个患者在查房时说她吃药以后胃肠道功能不好,是碳酸锂常见的副作用,老师刚说着给她复查血锂浓度,她的眼泪簌簌落下,蜷在地上哭,我能做的只有递纸和等待,等她哭过这阵心情稍平复下来,就开始和我说她的家庭,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和她交流。养她长大的老一辈们总是更偏爱弟弟,有一回弟弟在外头玩耍掉进了池塘,她跳进去救,结果反被奶奶打了一顿,“为什么没照顾好弟弟,都是你的错”。我安静地做树洞,时不时说些简短的回应。原生家庭的问题可能除了逃离别无他法,她能找个人诉说也是好的。
还见到一个艺术院校的学生,病号服的袖子松松挽起,能看到手臂纹身间杂着几个圆形伤痕,是先前她自己拿烟头烫的,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回答“我太累了,我想休息”。有个双相合并幻听的女孩,她说头脑中的声音持续了几年,会建议她做事,但不会对她做出的决定指手画脚,“这个声音对我来说是一种陪伴”。
填量表是小实习生的日常工作
在我走的前一天,来了一个处在躁狂相的高三毕业生,她让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思维奔逸”这个临床表现,先从她被加拿大的大学录取讲起,又聊到她在生物课上解剖鲤鱼,未来要当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医生,再是忿忿不平地说要把特朗普的头给拧下来,讲话滔滔不绝,想法接连不断,和草原上奔驰的小马驹一样。查房时更是好笑,她说自己的本体是一只黑猫,其实身边的每个人都是小动物。老师好奇问她“那你看看我们像什么动物”,她盯着老师看了一会儿,“你嘛,你像只秋田犬”,然后又转向一个男医生,“你就是那种深海里的鱼,头前面挂了个灯,丑丑的”,我拼命忍住不笑出声。她看了看刚才听她说了半天话的我,“这个小姐姐应该是凤头鹦鹉”,和深海鱼相比,我的形象还算不错。
轻躁狂其实是挺让人羡慕的一种状态,患者会感觉有用不完的精力,好像能完成任何事情,人也变得自信、爱笑。曾有病人问我,有没有药能只让她不抑郁,把躁狂相留下,那让她感觉很好。我和她说并不能只留下躁狂,而这也是双相很折磨人的原因。比如刚才说的那位思维奔逸的患者,第二天去看她时,话少了很多。她说自己有不同的人格,昨天出来的名为*加意,非常不安分,为了开心能花几千块钱买盲盒;现在则是正常的*家意,向我们讲述她小学时遭受的校园欺凌,被几个同学按在课桌上脱光衣服;抑郁发作时,*减意就会出来,拿刀片划手臂。时而觉得自己有无限可能,时而自厌自弃到了极点。
被误解的,被忽视的
有一个下午,我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是收新病人入院,整个过程意料之外的漫长。新病人是一位40岁女性,我和老师先去病房外询问她父亲和陪同前来的公司领导,根据他们的叙述,患者是金融公司的白领,情绪低落、睡眠不佳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几周前告诉父母自己签了遗体捐献,说是要“为医学贡献一点”。她住院前两天给父亲打电话说自己生病了,父亲陪同来我院门诊,患者说昨晚自己吃了20片安眠药,想要结束生命,她被首诊为“重度抑郁症”,建议入院治疗。前一天患者回公司收拾东西,给领导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