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病因 > 糖校对版孟馥症状的功能和意义丨中

糖校对版孟馥症状的功能和意义丨中



症状的功能和意义

讲座信息

时间:-5-:30—20:00

地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主题:《症状的功能和意义》

项目:中德心身医学培训项目演讲人:孟馥

主持人:林芳

校对:孟馥

:尊敬的孟馥教授、尊敬的陈珏主任、各位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我是今天晚间演讲的主持人,我叫林芳,我来自医院。很高兴主持孟馥教授的晚间演讲。孟馥教医院临床心理科的主任医师,她也是德中心理研究院的常务理事、中德班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的中方教员,同时,她还是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家庭治疗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当然,她还有很多很重要的职务,这里我们就不说了。

今天晚上孟馥教授给我们讲的是“症状的功能和意义”。

应该说,这部分是我们这次中德心身医学培训班当中一个不可缺少主题,我个人这样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某种程度上,这个晚间演讲让我们增加很多的视野的同时,也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或者说是从各种不同的流派中看到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包括系统家庭治疗的学习。孟老师的“关于症状的功能和意义”这部分也是我们非常期待的。

接下来我们就把时间交给我们的孟馥教授。

: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能够跟大家有一个晚间的交流。

我知道昨天和前天分别有两场很精彩的报告。我本人非常喜欢赵旭东老师的报告,赵老师的很多报告中,有很多哲学的思想,非常喜欢;也很喜欢肖泽萍教授的演讲,站在女性的角度,我对她能够在宏观的层面上有那么多理性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也是我很崇拜的地方。

今天晚上我给大家带来一个主题:症状的功能和意义。我今天讲得比较微观一点,操作层面上的东西可能多一些,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临床工作中的个案。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跟个案有关系的内容,希望大家不要拍照、录音,可以吗?我们都是专业人员,所以,要严格的遵守我们的专业伦理。

今天我想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认识理解心身医学

也就是说如何在心身医学的视角下看待和理解来访者的症状。

哲学家希波克拉底说:“了解一个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他强调的是“人”,而不是“病”。同样一个病,在不同人的身上表现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即便是是一个简单的感冒,可能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是不一样的,症状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要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赵旭东老师说:“在日常的诊疗工作当中,医务人员不但要处理患者的躯体疾病,也要面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所以要建立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通过更有效的方式来达到一种全人关怀的目的。所以,我们现代医学的角度是一种全人关怀”。我知道在座各位除了临床医生以外,也有我们的心理治疗师、护士、还有一些社工,以及咨询师,大家都是助人者。我觉得作为从事这项助人行业的工作,我们都需要了解一些心身医学的知识。

作为心身医学来讲,我相信赵老师和肖教授在昨天和前天的报告里都专门谈到了,所以,今天不会用太多时间讲这个部分。

心身医学主要是探讨由心(精神、心理、社会、人文引起的情绪因素)与身(躯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健康的保持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中的作用;主要用心理治疗等非物质性方法以及精神药物,向患者提供预防、治疗、康复服务;它既是一种临床思维方式,又是一个研究领域。心身医学的疾病谱包括纯粹心因性障碍、心身性障碍,以及危重症和慢性疾病等躯体疾病导致的身心性障碍。我们更注重的是心和身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协调的,更注重对人的整体思维方式。心身医学也被认为是一个日益扩张的医疗服务领域。

有一种心身医学的疾病分类方法。大家看这张图:从右边往左边看,前面这一块是躯体疾病,然后接下来是心身疾病,再接下来是心身障碍,再接下来是精神疾病,大概是这样一个疾病谱系的过程。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领域。所以我说它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

我刚才讲到的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在心身疾病方面:我们会看到心身疾病确实有一些器质性的改变、有一些客观的体征,同时它的症状可以重复,而且可能对局部的影响比较大一些、可定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会有一些量变的改变;心身障碍方面,它主要是以功能性的变化为主,比较独特,不能直接检验,全身影响广泛,当然,对生活的影响会有一个质变的过程,对治疗的需要,很多方面会有特别的要求,也是一些痛苦的原因。我们在临床上看到很多这样的病人,他(她)的主观感觉特别痛苦,而在临床检查上查不到与主观症状匹配的证据。医院里面,心身问题大概38%是由躯体疾病所引起的、30%是心理障碍引起的、还有32%左右是心身疾病。所以,医护人员要善于从功能性的躯体症状中发现心理行为问题、心身症的线索。

最近我看了一本很好看的书,是希望出版社的王素琴老师寄给我的,书名叫《浮生一日》。她出了一系列的亚龙的书,丛书的名字为:“大师的门”。亚龙的书你们应该也很喜欢,很通俗易懂。在这本书里,亚龙讲了十个案例,其中一个案例说有一个来访者,在早年的生活中,经历过很多的创伤性事件,很小的时候父亲暴虐、母亲去世,是哥哥把她带大,后来哥哥参加了越战,回来以后得了PTSD,大量地吸毒,被送进了监狱。她自己的儿子又因突发车祸去世,所以,一系列的打击对她有很大的影响;之前她在亚龙那里做过很长时间的心理治疗。可是后来她自己也生病了,摔了一跤以后,被诊断出肝脏方面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出现黄疸和肝功能的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紧要关头,出现了一个供体,一个突发意外死亡的年轻人的肝脏可以移植给她,她做了肝移植手术,挽回了生命,所以她经历了一生中最可怕、最恐怖、最痛苦的日子;住院的那些日子,她几乎每天都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当中;她曾给亚龙打电话说她快要不行了。在出院后的治疗中,她告诉亚龙:当时,我确信我要死了。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终于转过了这个弯。她说:你知道这个改变是怎么发生的吗?我整日在极度的恐惧、焦虑中度过,满脑子都是对死亡的恐惧,整天不停地哭、不停地发抖;孩子们准备来探望我,就在家人走进病房之前,身边的一个护士跟我讲了一句话:给你的孩子做一个榜样。就这一句话,让我一切都改变了。她说:我突然觉得感到不害怕了。这句话把我从所有的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by/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