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病因 > 失眠需要心理行为药物的综合干预
失眠需要心理行为药物的综合干预
导读:在社会节奏加快及竞争加剧的今天,失眠发生率逐年上升。据统计,美国有1/3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日本、加拿大、芬兰、法国这一比例分别达到21%、18%、12%、19%,我国失眠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为该病提供了一套规范化的诊疗框架,特向大家做一介绍。
一、重视失眠的心理行为治疗
大多数失眠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所以采用心理行为治疗,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对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均具有良好效果。治疗方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治疗和松弛疗法。
1.睡眠卫生教育:主要纠正患者在睡眠认知上的偏差,教育其消除失眠恐惧,不以睡眠时间多少作为评价睡眠质量的唯一标准,不将失眠与健康状况下降联系在一起等。
2.刺激控制疗法:基本目标是恢复“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能,并且降低对于内源性唤醒的刺激,使得患者容易入睡。刺激控制疗法作为I级推荐,可独立应用于失眠的治疗。
3.睡眠限制疗法:主要用于慢性心理性睡眠问题,通过缩短卧床时间,增加患者对于睡眠的渴望,从而提高睡眠效率,然后根据睡眠效率,延长或缩短卧床时间。睡眠限制疗法作为Ⅱ级推荐,用于失眠的治疗。
4.松弛疗法:能够使得患者感知紧张的存在,并诱导其逐步放松,促使自主神经活动朝向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降低其警觉性,逐渐诱导进入睡眠状态。松弛疗法作为Ⅰ级推荐,可以独立用于失眠的治疗。
二、失眠的药物治疗
1.镇静催眠药物
基于疗效和安全性,新型药物已经成为首选的镇静催眠药物,包括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
急性失眠是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最佳指征,应在驱除诱发因素的同时,早期给予药物治疗;亚急性失眠应给予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应该进行专门的神经、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评估,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建议咨询相关专家。当明确失眠继发或伴发于其他疾病时,应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镇静催眠药物的治疗原则是:用药剂量个体化,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提倡短期、间断用药。目前基于唑吡坦的临床试验结果认为,应采取由患者根据睡眠需求“按需”服用药物的“按需用药”原则,即根据患者白天工作情况和夜间睡眠需求,考虑使用短半衰期催眠药物,可在症状出现的晚上使用,症状稳定后不推荐每天使用,间断性或非连续用药。具体方法是:
⑴预期睡眠困难时(如白天遭遇到某种生活事件):于上床前5~10分钟服用。
⑵根据夜间睡眠的需求:即于上床3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时,或比通常起床时间早5小时醒来并且无法再次入睡时服用。
⑶根据白天活动的需求:即当次日白天安排有重要工作或事情,而需要确保夜间获得有效睡眠时,应于睡前服用。
2.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能通过特异受体介导发挥调节昼夜节律和睡眠的作用。近年研发的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治疗睡眠障碍已比较规范。其中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1、褪黑素2受体的激动剂,同时也是5-羟色胺2c受体的拮抗剂,所以同时具有抗抑郁和改善睡眠的作用。由于作用机制独特,在改善睡眠质量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日间觉醒能力。由于其抗抑郁机制不同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大大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作为不能耐受其他催眠药物患者、以及已经发生药物依赖患者的替代治疗,从目前临床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看,这类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3.抗抑郁药物
据报道,80%的抑郁症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睡眠障碍问题,所以睡眠质量的改善直接促进了抑郁症患者整体临床状况的改善。一方面,慢性失眠常常是心理应激和慢性精神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另一方面,慢性失眠可能成为部分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诱发因素。导致或伴发失眠的疾病可以见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化障碍和进食障碍。具体疾病包括: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惊恐障碍、强迫症、肠激惹综合征、纤维肌痛征、神经性厌食或贪食症等。这些疾病经过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基本都能够缓解或治愈,同时可以使伴随的失眠症状得到改善。
年以后,抗抑郁药用于治疗失眠逐渐增多。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和多虑平等,具有镇静作用,曾用于治疗继发于抑郁的失眠,但此类药物安全性差,目前已被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所替代。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并没有特异的催眠作用,但能够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来改善失眠症状。
对于部分镇静催眠药物无效的慢性失眠患者,虽然并未达到抑郁或焦虑的诊断标准,但某些抗抑郁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或治愈其失眠。特别是某些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常用的有帕罗西丁、曲唑酮、左洛复、米氮平和阿米替林等。但应注意的是,抗抑郁药物多数是通过增加神经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和(或)去甲肾上腺素而发挥作用,虽然在用药早期可能导致睡眠结构破碎和觉醒次数增加,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些问题会逐步消失。
主播郭韬试驾报告全新途胜乙肝大三阳小分子康复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