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宝妈秘籍丨宝宝不想吃饭,怎么办

宝妈秘籍丨宝宝不想吃饭,怎么办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0332.html

在平时亲友聚会面时,常会听到他们诉苦:

我家宝宝总是不想吃饭,甚至看到食物或奶粉就摇头噘嘴,不肯吃。如果强喂则哭吵恶心,严重时还会呕吐。

每当进餐时间到临,全家一齐上阵,又是哄又是喂,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宝宝还是不领情。怎么办啊!

这也是我们门诊上最常见的病症——小儿厌食症。具体表现为:

婴儿期(<1周岁)的小宝宝,见奶不贪,吮奶量日渐减少,或抗拒饮奶;

幼儿期(1—3周岁)时只喜饮奶粉,不肯吃米面及菜泥、鱼肉等辅食;

学龄前期(3—6周岁)有的儿童只喜喝各种饮料、果汁、零食及糖果,不肯吃正常的饭菜。

小儿厌食症以1—6岁小儿为多见,城市发病率高。其发病原因虽有多种,据目前资料分析,以喂养不当,饮食失节造成厌食的患儿最多。

?婴儿期(0-6个月)

常因缺少或没有母乳喂养,改由人工喂养,未定时、不定量,奶粉喂养次多量过;宝宝消化吸收的功能尚弱,导致乳食积滞于胃肠道,出现口臭、肚膨气胀、哭吵、汗多或大便粘稠臭秽、或干结不畅、或便秘等症状。

爸妈却不明原由,仍按时强喂,宝宝肚胀更严重,只是不断哭吵,最后拒饮奶粉,甚至呕吐乳液。

?婴儿期(6个月至1周岁)

到6月龄时却未及时添加辅食,也不减少奶量。

很多家长生怕宝宝营养不足,认为奶粉配方佳,营养高,任由宝宝一味嗜饮奶粉,到1周岁时仍拒吃米面、菜肉类食物,宝宝偏食挑食的结果,导致营养不均衡。日久后体重不增,消瘦,导致贫血、佝偻病。

?幼儿期(1至3周岁)

因之前的喂养不当,某些孩子虽已长出牙齿,却不肯咀嚼,嗜饮奶粉、饮料、浓汤、糖果、零食及油炸食品。

这些高糖、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超量供给,使幼儿难以消化吸收,导致宝宝饮食内积,日久化热,出现口臭腹胀,心情烦躁不宁,从而对正常饭菜没有胃口,不想吃。

长期如此,就会造成幼儿营养不均衡,形体发育两极化:有的孩子消瘦如豆芽状,有的肥胖超重成胖暾。

厌食日久,宝宝摄食量少,体重身高增长缓慢,形体日见消瘦,面色少华,继发贫血、营养不良及佝偻病等。同时因气血不足,抗病力降低,宝宝很容易感冒发热,引发呼吸道疾病。

体检发现:长期厌食儿中体重身高低于同龄健康儿一个标准差以上的竟占80﹪左右,兼有贫血占36.2%,缺锌占48%,缺钙占72%。

如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孩子就可能患上了厌食症。

①食欲减退,不思进食,或厌恶进食;

②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的三分之一左右;

③厌食病程超过2个月;

④体检没有发现消化道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但孩子是否患有厌食症,还是应该由医生做出专业诊断。

?一般疗法

①有消化道及全身性疾病的,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②药物引起的停用引起胃肠反应的药物。

③缺锌儿需要补充锌。

④夏天气候炎热,适当通风降低室温,饮食清淡,容易消化,也可选择进食米仁、扁豆、冬瓜、山药等化湿健脾帮助消化的食品。

⑤对神经性厌食,首先要消除引起宝宝不悦的各种精神刺激因素。家长要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常和孩子一起游戏,使孩子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才能正常进食。

⑥喂养不当,饮食失节造成厌食,重视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

6月龄后可适量添加奶粉,细心观察宝宝饮奶的数量和速度,根据宝宝饮奶状况正常,发育良好,之后再顺序添加米面等辅食。先加单一品种,逐渐由易消化的糊状食物,进展到厚稠的荤素搭配的稀饭或面条,切忌操之过急。

同时要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定时定量按顿进食,饭前2小时不吃饮料,零食,以免血糖升高,影响正餐食欲;饭后可吃水果;午睡起来可以集中吃些糕点或糖果。

要经常变换食品花色品种,让宝宝在轻松愉快中进餐。即使宝宝有时进食不乖,也不必着急,30分钟后拿走食物,但不能用奶制品或零食来补充,一顿没吃好,下顿饿了自然会吃,不必多虑。

千万不要恐吓威胁宝宝进食,更不能强迫进食,也不要哄骗逗玩地勉强宝宝进食,一顿餐喂了一二小时,影响了下一餐,还会养成宝宝边玩边吃和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

⑦有食物过敏的尽量回避过敏的食物,可按照过敏程度选择禁吃、轮吃、少吃。

?宝宝若出现严重厌食或不良饮食反应,医院进行就诊,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本文仅作参考。

(文中图片文字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cs/16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