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高脂肪饮食是朋友还是敌人代谢性疾病的生酮

高脂肪饮食是朋友还是敌人代谢性疾病的生酮



一、生酮饮食是什么?

???生酮饮食(KD)是一种由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适当蛋白质组成的饮食方案。主要强调减少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此来模拟人体饥饿时的代谢状态,并利用脂肪作为首要能量来源。生酮饮食最早应用于治疗癫痫,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生酮饮食对减重、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偏头痛、抑郁症、肿瘤等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酮体是什么?

???酮体是体内在碳水化合物极低情况下,利用脂肪氧化分解代谢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有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酮体的含量可以通过呼吸、尿液和血液检测,其中,β-羟丁酸是血中含量最高的酮体,其次是乙酰乙酸和丙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生理条件下,健康个体中酮体的产量很低(每日产量最高克/天)。但是,在葡萄糖供应减少的情况下,包括禁食、密集的体力活动和生酮饮食条件下,酮体的生成将大大增加。并且,酮体成为外周组织(如心脏、肾脏、骨骼肌、中枢神经系统)的替代燃料来源。

?

三、生酮饮食有哪些类型?

???目前,临床常用的生酮饮食方案有以下四种(表1)。

医院营养科提供

四、生酮饮食的作用?

???1.?提供替代能量:脂肪摄入的增加和碳水化合物供应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糖酵解过程,使机体将酮体作为燃料以应对能量的需求,以此改变代谢压力;

???2.?抑制食欲:酮体具有抑制胃饥饿素释放的作用,进而促进机体饱腹感增加,减少摄食需求;

???3.?减轻胰岛素抵抗:生酮饮食可以通过减少活性氧的产生,改善线粒体功能,上调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如酰基辅酶A脱氢酶(ACADVL)、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的表达。同时,下调参与葡萄糖代谢基因,如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同工酶3(PDK3)、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同工酶4(PDK4)的转录,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4.?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酮体可抑制NA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抑制炎症反应,使β细胞的前交叉盒转录因子(FOXO)滞留在细胞核内,促进β细胞功能的维持,增加胰岛素的合成与释放。

?

五、生酮饮食食谱(表2-3)

医院营养科提供

医院营养科提供

六、生酮饮食的注意事项?

???1.?生酮饮食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监测体内酮体水平,初次进行生酮饮食应住院治疗;

???2.?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启动期建议进行抗阻运动(仰式俯卧撑、哑铃、杠铃等),10-20?分钟/组,1-2?组/天,避免激烈运动;

???3.?生酮饮食启动期根据疗效可进行2-12?周,超过12?周未达标者暂停几周,采取过渡饮食模式后再启动;

???4.?住院期间停止服用降糖药、降压药、抗凝药;如有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必须使用,请咨询医生并登记;

???5.?如有糖尿病,入院后每日监测血糖;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及糖尿病前期,入院后每日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有低血糖不适及时测血糖;

???6.?出院后每半月需电话随访一次并登记,坚持遵营养师食谱饮食,监测体重、血糖等;每月来院复诊并与营养师交流;必要时可再次启动生酮饮食;

???7.?一般状况禁忌:重要生命器官(心、肝、肺、肾等)功能严重障碍患者、胰腺炎病史、活动性胆囊疾病、中重度肝功能损害、频发痛风、脂肪消化障碍、肾衰病史、怀孕和哺乳、正在感染或者体质非常差、不能配合的患者;严重慢性感染(如肺结核)、营养不良、酒精中毒、神经性厌食、易饿病、癫痫、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广泛肿瘤、转移癌、艾滋病;生酮饮食过程中出现严重疾病;

???8.?有以下代谢疾病者禁止生酮饮食: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肉毒碱缺乏症、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I?或II?缺乏症、肉毒碱转移酶II?缺乏症、脂肪酸β-氧化缺乏症、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长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长链3-羟基脂酰辅酶缺乏症、中链3-羟基脂酰辅酶缺乏症、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卟啉病。

?

七、小结

???虽然,生酮饮食前景可期,但还存在一些具有争议的地方。因此,在取得大型流行病学研究结论之前,生酮饮食必须在医生或具有专业知识的营养师指导下实施。并且,在生酮饮食治疗目的达成后,应转变成正常状态下的均衡膳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cs/17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