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宝宝偏食厌食挑食终极解决方案在这里
宝宝偏食厌食挑食终极解决方案在这里
大家好,我是给两娃做了五年饭的萌妈。
最近后台总有人问,「宝宝挑食、偏食、厌食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让娃喜欢吃饭并不难,娃可(比老公)好伺候多了!
开始讲经验之前,我先说明一下——我的厨艺并不好,曾经把粥煮成夹生的,焖面也是夹生的,炒菜炒到锅里起火!
我家调味也很简单:油、香油、低钠盐、低钠酱油、醋、花椒粉、糖,基本不用味精、鸡精等增鲜剂!
基础篇虽然我厨艺不行,但我擅于暗中观察呀!
宝宝偏食挑食是「可见的现象」,但其背后一定有「不可见的原因」。
宝宝是不喜欢食物,还是不喜欢这种食物的做法?
咸淡宝宝的味觉很敏感,对于过于浓重的甜、咸、酸、辣、苦会感到不适应,也就不喜欢这些味道的饭菜。
有的宝宝在家吃惯了「重口」的味道,吃到幼儿园偏淡的口味,也会不习惯。
一般来说,我们还是尽量给宝宝吃得淡一点,能降低他们未来罹患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一岁以前不给宝宝添加盐、酱油等调料,一岁以后尽量让宝宝吃口味清淡的食物。
形状宝宝的偏好总是千奇百怪。
也许他们不喜欢吃切块的食物,却喜欢吃切片的食物;也许他们不喜欢吃大块的食物,却喜欢吃小块的食物;也许他们不喜欢吃球形的食物,却喜欢吃手指形状的食物;也许他们不喜欢吃堆在一起的食物,却喜欢吃拼成有趣图案的食物。
从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起,就尝试给宝宝小块柔软的食物,慢慢过渡到便于用手指抓握和啃咬的食物。厨艺好的父母还可以尝试装裱盘子或者拼接成卡通图案。
生熟生熟对食物的口感影响很大!
有的宝宝不喜欢吃生的胡萝卜,喜欢吃蒸软的胡萝卜;不喜欢吃炒鸡蛋的熟西红柿,喜欢吃生切的西红柿片;不喜欢吃脆硬的土豆丝,喜欢吃煮到面软的土豆块。
多观察、多尝试,摸清宝宝的喜好。
例如,爱吃绵软土豆的宝宝,可能也同样喜欢吃绵软的芋头、绵软的南瓜、绵软的炖藕;爱吃脆黄瓜的宝宝,可能也同样喜欢吃脆但是好咬的山药条、苹果条、梨条、青笋片等。
口感食物的口感也很重要!
有的宝宝可能不喜欢吃水煮鸡胸,因为比较柴,换成油脂比较多的鸡腿就很爱吃,或者先抓好芡粉再下锅汆水的鸡胸肉也容易接受。
有的宝宝可能不喜欢吃炒牛肉,因为容易炒得太老太硬,但换成嫩烤牛排就爱吃;有的宝宝可能不喜欢嚼不动的西芹外面的粗纤维,换成易嚼的小香芹或者芹菜苗就很喜欢;有的宝宝可能不喜欢吃回口苦涩的紫油菜,换成淡味的青油菜就容易接受。
观察宝宝喜欢和不喜欢的口感,尝试新的食物烹饪方法。
组合有的宝宝喜欢某一种食材,这种食材所沾染的味道他也就爱吃。
我家两只都爱吃罐头里的豆豉鱼,豆豉鱼的酱香和咸香,正好能压制住某些青菜回口的苦味,所以才有了这道经典的「豆豉鲮鱼炒油麦菜」。
同理,我们也可以将这类回口略带苦味的青菜和豆豉鱼一起炒,包括青笋叶(似乎很多北方人都直接扔掉)、芹菜叶等——简直屡试不爽。
特殊味道有的食材是有特殊味道的,例如葱花、姜、蒜、香菜、香椿、罗勒叶,以及作为调料的肉桂、八角、孜然等。
我家宝宝很爱吃丝瓜,但我爹加了很多大蒜炒的丝瓜他就一口都不碰;很爱吃凉拌黄瓜,但加了很多姜末的凉拌黄瓜就不喜欢吃,正是这个原因。
如果大人偏好某种调料和佐料,建议先把给宝宝吃的东西捞起来,最后再添加;味道不太浓郁的食材,可以切碎以后「藏」到煎鸡蛋等食物中。
颜色宝宝都很喜欢多彩的颜色!
尽量不要将菜炒黑、煮黄!看起来就很没食欲,但是很多家常菜真的都是这一挂的。
比如我炒的丝瓜就是白色的,我妈炒的就是黑色的;我家的西兰花就是翠绿的,我妈家的就是黄绿的;我家菠菜炒鸡蛋里的鸡蛋是金黄的,我妈家的是黄绿的……
每餐至少给宝宝提供2-3种颜色的食材,配色丰富,会让宝宝食欲大增
此外,分享一些做菜不容易变黑变黄的技巧:
-把铁锅换成不锈钢锅;
-茄子、丝瓜等容易氧化的食材可以先用盐抓一下,将黑水倒掉以后再制作;
-土豆、莲藕等容易发黑的食物可以先泡在水里,烹饪的时候再捞出来;
-煮青菜的时间不要太久,可以先滴几滴油在水面上再煮,比较不容易变黄;
-西兰花等需要久煮的蔬菜,大火煮2-3分钟就开锅煮,否则一焖锅就容易变黄;
-如果怕食材煮不软,可以装在有浅水的碗里,微波炉先高火叮1-3分钟至半熟后拿出来,下锅稍煮一下即可;
-容易染色的食材,可以先把食材各自做熟,最后翻拌一下即可等。
宝宝是不喜欢吃饭,还是不喜欢某些食材?
研究发现,宝宝从接触到接受某种新的食材,通常需要花费5-10次。
所以,如果宝宝不喜欢吃某种食材,我们也可以继续摆到桌子上,作为其中一个选项,也许某一天突然就吃了。
当然,还可以通过实际种植、购买、制作、绘本等方式,让孩子了解这些食材,增加对食材的兴趣,从而慢慢接受。
宝宝是不喜欢吃饭,还是不饿?
时间间隔如果两顿饭的时间间隔比较短,宝宝通常不太饿,就不爱吃饭。即使只是饭前吃了点零食、喝了点牛奶,也可能影响宝宝的正常用餐。
有的老人抱怨孩子中午不好好吃饭,其实是因为早上9点起床吃饭,12点不到就开饭,间隔3小时;而午饭到晚上6点开饭间隔了6个小时,宝宝饿了,当然也就吃得好。
吃饭的时间间隔一定要控制好,尤其是大人和小孩不同时吃饭的话,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生理节律去吃饭就好了。
运动消耗运动以后,宝宝体力消耗大,通常也就吃得更好;出去玩的时候,宝宝接触到的全是新鲜的环境,大脑消耗大,也会吃得更好。
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宝宝日均户外活动3小时,真的很必要——除了预防久坐带来的问题,还能让宝宝动得好、吃得好、睡得好!
如有可能,带宝宝出去跑一跑、跳一跳、看一看,回家以后可能吃得更好。
个体差异有的宝宝确实胃口小,这是天生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好,基础新陈代谢率也比较低,所以吃一点就够了。
对这种宝宝,关键是看生长发育曲线是否合格,如果没问题,就不用太过担心。
零食「零食是吃饭的大敌」这句话,对,也不对。
如果零食是高热量、高油、高糖的零食,宝宝吃了以后很扛饿,但是摄入的营养物质既单一又不足,确实是吃饭的大敌。
如果零食只是「小份的食物」,例如一小块有肉有菜有面的馅饼,夹了金枪鱼、生菜和奶酪的三明治,一小把(非盐焗的)坚果、一小盒酸奶,这类健康的食物,就不要紧。
让宝宝吃这类加餐,即使正餐的时候吃得少一点也不要紧。
宝宝是不喜欢吃饭,还是没有吃饭氛围?
节食减肥有的家庭成员节食减肥,不吃晚饭,就可能影响宝宝的食欲。习惯模仿成人行为的宝宝,看到父母也不吃饭,或者仅仅吃一点,于是下意识地也减少自己的摄入。
电视时间有的家里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但孩子的注意力在电视画面和声音上时,就不容易好好吃饭,或者吃一点就感到饱了。
另一种情况是,当孩子专注电视时,容易被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强喂」很多食物。
同时,电视上还会有很多针对孩子的高糖、高脂肪(通常是反式脂肪)食品广告,而且加入了孩子喜欢的动画人物,特别「洗脑」,这会让家长为动画IP,而不是孩子的健康买单。
进阶篇如果宝宝就是偏食挑食,怎么办?
如果担心宝宝因为偏食或挑食,营养摄入不均衡,该怎么做呢?
其实,即使是成人,也会有自己的食物偏好:有人不爱香菜,有人不爱葱,有人不吃辣椒,有人不吃榴莲——但是,对少量食物的执着并不会让我们严重缺失某类营养物质!
所以,如果孩子对某类食物有执念,家长不用太过紧张。这时,我要引入「食物组」的概念,家长可以参考「食物组」来帮助孩子均衡营养摄入。
第一类:谷物全谷物:糙米、荞麦、碎小麦、燕麦、爆米花、全麦大麦、全麦玉米粉、全麦黑麦、全麦面包、全麦饼干、全麦意大利面、全麦麦片片、全麦玉米饼、野米等。
其他谷物:主要为精制谷物制成,有些可能则由全谷物制成的,包括玉米面包、玉米玉米饼、粗麦粉、饼干、面粉玉米饼、意大利面、皮塔饼、椒盐卷饼、即食谷物等。
第二类:蔬菜深绿色蔬菜:白菜,西兰花,羽衣甘蓝,菠菜等;
红橙蔬菜:小青南瓜,胡桃南瓜,胡萝卜,南瓜,红辣椒,红薯,西红柿等;
淀粉类蔬菜:玉米,青豆,土豆,莲藕等;
其他蔬菜:洋蓟、芦笋、鳄梨、豆芽、甜菜、球芽甘蓝、卷心菜、花椰菜、芹菜、黄瓜、茄子、青椒和红椒、鸡眼、蘑菇、秋葵、洋葱、雪豆、菜豆、西红柿、蔬菜汁、西葫芦等。
第三类:水果苹果、苹果酱、杏子、香蕉、浆果(草莓、蓝莓、覆盆子)、无花果、%果汁(不加糖)、葡萄柚、葡萄、猕猴桃、芒果、瓜类(哈密瓜、蜜露、西瓜)、油桃、橙子、木瓜、桃子、梨、李子、菠萝、葡萄干、李子、杨梅、杨桃、杨桃、杨桃、杨梅、杨梅、杨桃、杨梅、橘子等。
第四类:肉类及蛋白质肉类:牛肉、小牛肉、猪肉、火腿和羊肉的瘦肉块,以及低脂熟食肉类等;
家禽:去皮鸡肉和火鸡,碎鸡和火鸡,鸭子等;
鱼类:三文鱼、鳟鱼和鲱鱼富含omega-3脂肪酸;蛤蜊、螃蟹、龙虾、贻贝、章鱼、牡蛎、扇贝、鱿鱼(鱿鱼)、金枪鱼罐头等;
豆类:黑豆、芸豆、扁豆、平豆、豆腐及其他豆制品等;
坚果和种子:花生酱,葵花籽、杏仁和榛子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等;
鸡蛋:鸡蛋,鸭蛋等;
奶制品:牛奶、低脂牛奶、酸奶、奶酪(如切达干酪、马苏里拉干酪、瑞士干酪、帕玛森干酪、白软干酪)、布丁、冷冻酸奶和冰牛奶。钙强化豆浆(大豆饮料)也是乳制品集团的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规划宝宝的饮食结构了:
饮食规划
如果宝宝拒绝吃某种食物,可以试试同一组食物中的另一种;
如果宝宝拒绝吃绿色蔬菜,可以先试试红橙蔬菜;
如果宝宝拒绝吃某种肉,可以用其他肉类或蛋白质来替代;
如果宝宝不爱喝牛奶,可以用其他奶制品,比如奶酪、酸奶等来替代。
有种情况比较少,但在国内也会有,那就是有的家长吃素,也希望宝宝能吃素。那么要注意,尽量不要让年幼的宝宝吃严格素食,至少要吃鸡蛋和奶制品!
同时还要注意给素食宝宝补充维生素B12、维生素K和锌、铁、等矿物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