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春节盛宴开席如何面对你家的ldquo
春节盛宴开席如何面对你家的ldquo
“每逢佳节胖三斤”。当无数女孩子为管不住自己的嘴而担心体重增加的时候,一大批家长却在发愁孩子的“厌食问题”。
不知道你家里有没有这样让人发愁的孩子:
他们平时吃饭就相当费劲,犹如“上刑”一般,要在家长各种哄骗和威逼利诱之下才能吃下一点儿。
而到了春节,面对一大桌子美味佳肴,他们却丝毫不为所动,最多是应付着尝一两个菜就不知道跑到哪里玩去了。
在我的咨询中也有这样的案例:
小宝每次吃饭都很费劲,她的嘴巴虽然一直在动,但是当饭桌上所有人都吃饱时,小宝饭碗里的饭几乎没动。爸爸生气了,跟小宝说“如果不吃完就别想离开饭桌!”
这种情况几乎天天发生,每当小宝不好好吃饭的时候,爸爸就会冲他拍桌子瞪眼睛,大吼大叫,并经常强迫小宝吃光碗里的饭。
然而,没多久,在客厅聊天的父母听到小宝大喊:“我吃光了!”爸妈去看孩子的饭碗,果然吃光了。
正想称赞孩子,但爸爸似乎看出了端倪:“饭碗虽然光光的,但怎么菜没动呢?”爸爸跑到垃圾桶一看,原来小宝把饭全都吐进了垃圾桶……
孩子的父母向我叙述这件事情时说到:“这样的事情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让小宝吃饭怎么那么困难!我们每次骂他都不管用,11的孩子还骨瘦如柴的,这可怎么办才好……”
其实,小宝的这种情况已经有点“厌食症”的状态了。看了我说的这句话,你也不要慌,让我们来找出孩子厌食的真正心理问题所在,并一起努力去解决它。
厌食,
是在对食物表达拒绝。
如果用客体关系理论来理解的话,就是在表达对关系的拒绝。
那么,孩子在对什么样的关系表达拒绝呢?又为什么要通过食物表达对关系的拒绝呢?
为什么一个人会拒绝食物,甚至到了厌食的地步呢?要知道,我们都需要靠食物来维持生长发育。而停止进食,意味着身体的新陈代谢、成长发育都会因此缓慢或停滞。
如果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解释的话,在某种程度上,这代表了一种不想成长的目的:也就是孩子想退形回到婴幼儿时期。
试想,我们在婴幼儿时期,是否都是可以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很少有哪个家长在一个婴儿不想吃东西的时候强迫TA进食。
不仅如此,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大哭大闹,哪怕折腾的天翻地覆也不会受到太多指责和约束。
然而,在孩子长大一点之后,父母在“吃饭”这件本应由孩子自己做主的事情上,强加干预,甚至通过惩罚的手段强迫自己进食,这就让孩子有一种深深的被控制感,而这种控制让孩子感觉极为不适。
强迫进食,
意味着父母有很多愿望的强加。
而孩子对这种控制的厌恶,以及对父母将要强加更多愿望的恐惧,累积成了一种很深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就恰好通过“厌食”这种形式激发和表达出来。
孩子通过厌食,来拒绝父母的入侵,通过排斥食物形式,来排斥父母强加于自己身上的潜意识的愿望。
比如,有位妈妈留言说:
她的女儿现在也是处于节食状态,在外面的食物都愿意吃,但是妈妈煮的饭菜,碰都不愿意碰一下。
这有点像是在对妈妈发出一种宣言:
如果我的生命不能自己做主,如果我的生命是要被他人改造的话,那么,我宁愿生命消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是有着“成人心理”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渴望家长把他们当作独立的成人来尊重和对待。
父母用严厉的手段逼迫他们吃饭,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对食物更加抗拒。
作为家长,
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父母应注意孩子的进餐心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
1、当孩子不愿吃某种食物或不愿进餐时,不要消极打骂,可以让其暂时离开餐桌,饭后再慢慢讲道理。这样可满足孩子希望得到成人尊重的心理,从而使孩子能顺利进餐。
2、顺其自然,不强迫孩子。在孩子食欲不振时少吃一顿并无多大妨碍,反而可借此让已疲劳的消化腺有一个休整机会,对儿童消化功能恢复有益。
多数孩子饿了自然会产生食欲,自然会吃。有些父母担心孩子营养不良,强迫孩子多吃,并严厉训斥、非吃不可,这对孩子的机心理一种可怕的压制,使孩子认为进食是极不愉快的事,逐渐形成顽固性厌食。
3、在吃饭这件事上,父母大可不必过分焦虑,可以把吃饭当成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与孩子一起看一些美食节目,探讨孩子喜欢什么类型的饭菜,多给孩子做TA喜欢的食物。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把吃饭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当然,父母在进餐时对孩子也不要过分迁就,否则会加重其消极心理,对偏食、挑食起助长作用。严重的偏食挑事也会造成厌食问题。
好了,综上所述,你明白孩子厌食的“内心秘密”,以及如何应对了吗?
赶快gt这些内容吧,在春节和孩子一起享用饕餮大餐吧!
王宾,国家注册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中级婚姻情感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长程心理动力学小组老师。
知子花新年特别公开课
免费收听中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知子花陪你一起过个好年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限时免费试听!
知子花家庭教育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媒体平台、微博、知乎、网易等,搜索“知子花家庭教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