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经方名家荟萃之半夏厚朴汤方

经方名家荟萃之半夏厚朴汤方



半夏厚朴汤方

方剂

半夏(一升)浓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条文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医案

(胡希恕医案)

孔某,男性,2岁。

年1月24日初诊。感冒发烧十日不愈,仍咳嗽,痰盛而喘,呼吸困难,腹胀,便溏,手足心热,已用青霉素、氨茶碱、四环素及中药汤药治疗均不效,而找胡老诊治。苔白腻,脉弦数。证属三阳合病又兼挟痰湿,治以清解三阳,兼祛痰湿,与小柴胡加生石膏合半夏厚朴汤:

柴胡24克半夏12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厚朴10克苏子10克茯芩12克

结果:上药水煎两次得毫升,频频喂饮,约一天半服完。药后漐漐汗出,热退身凉。咳减喘已。腹胀已,继给半夏厚朴汤二剂,咳也自止。

胡某,14岁,病案号。

初诊日期年10月18日:4年前患急性黄疸性肝炎,经治疗黄疸退,但食纳不佳,肝功时有波动,时头晕目眩,近一年来大约每半月有一次癫痫发作,发作时先觉气上冲咽,旋即四肢抽搐,继则牙关紧闭,后则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经常服西药镇静药,但仍每半月发作一次,常感乏力,每发作后尤为明显,因食欲不振而现身体瘦弱,舌净无苔,脉弦细稍数。此证属血虚水盛,治以养血利水,嘱停服西药镇静药,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二钱苍术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五钱花粉六钱生龙骨五钱生牡蛎五钱炙甘草二钱

二诊10月25日:纳稍增,近几天咳嗽吐白痰,合用半夏厚朴汤:

半夏四钱厚朴三钱苏子三钱生姜三钱茯苓三钱柴胡四钱黄芩三钱花粉六钱生龙骨五钱生牡蛎五钱桂枝三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二钱泽泻四钱苍术四钱炙甘草二钱

三诊10月29日:咳已,小便频,失眠,与猪苓汤合当归芍药散:

猪苓三钱茯苓三钱泽泻四钱滑石五钱白芍三钱川芎二钱酸枣仁五钱阿胶三钱

四诊11月2日:尿频已,头晕、失眠好转,右胁痛,纳稍差,继服10月18日方。

五诊12月17日:胁痛已,未发癫痫,查肝功正常。嘱:停药观察。

周某,男,21岁,某医院会诊病人。

初诊日期年1月4日:周身浮肿一年,医院诊断为狼疮性肾炎,告之无根治方法,长期服用激素。曾去上海中医狼疮专门小组治疗三个月,未见明显疗效而返回,住院治疗,中西医多次会诊治疗,症状不见好转反越来越恶化,不得已再倍增激素量,强的松每日60毫克,同时服用双氢克尿塞,仍不见症状改善,其父母特来京请胡老会诊。因长期服用激素,致使体胖、周身严重水肿,面呈满月状,眼成一条小缝,尿中经常见蛋白、红血球、白血球,经常疲劳,时心跳、汗出,尿少,时头痛,恶心,不能食,血压常高(/毫米汞柱),非蛋白氮毫克/毫升,舌苔薄白,舌质红,脉沉细数,胡老与越婢加术汤:

麻黄六钱生石膏二两生姜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五枚苍术六钱

结果:上方服三剂,尿增,肿减,恶心已,食欲好转。药后有头晕、身痒,其父母也在医界,让他医看处方后谓:“麻黄量太大!”而停服中药,但症仍不减,后停双氢克尿塞则症已,但又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不能食、头痛、视力模糊,查血压仍高(/毫米汞柱),眼底血管变细、眼底水肿,因再请胡老会诊,胡老与半夏厚朴汤加陈皮:

半夏四钱,厚朴三钱,生姜三钱,苏子三钱,茯苓四钱,陈皮一两

上方服一剂后,呕吐止,继服二剂,纳饮增加,因浮肿、心烦、眠差明显,与半夏厚朴汤合猪苓汤

半夏四钱,厚朴三钱,茯苓四钱,苏子三钱,生姜四钱,猪苓三钱,泽泻三钱,陈皮三钱,阿胶三钱

此方服三剂,腹胀已,小便增多,浮肿减,因面部肿消而显眼睁大,纳增,一餐可吃20个饺子。因口干、心烦、汗出明显,继服越婢加术汤,服一月余,人变瘦,浮肿不明显,非蛋白氮80毫克/毫升,强的松每日5毫克。仍与该方调理。

名家论述

(黄煌论述)

半夏厚朴汤是主治咽喉部异物感的专方。这种异物感常常表现为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前贤谓之“梅核气”,妇人尤其多见。此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咽神经官能症。据此,可以看出本方经典主治的两大特点:一是病位多在咽喉,二是病性多为自我感觉的异常。临床上对于咽喉部疾病我多喜欢以本方加减治疗。半夏是治疗咽喉病的要药,《本经》说它主“咽喉肿痛”;《伤寒论》的苦酒汤和半夏散及汤也是用来治咽喉病的。本方所主的咽喉病,除了上述的咽神经官能症外,还见于急慢性咽炎、咽干痛、粘痰、声带麻痹造成的失音等炎症性疾病,而不局限于咽异物感。若红肿热痛等炎症明显时可加山栀、连翘、黄芩、桔梗以增强消炎作用。小儿的咽痛也可用本方。

半夏厚朴汤对于以自我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疾病运用的机会也很多。这种自我感觉异常是多部位、多系统的,临床上决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咽喉上,否则将会大大限制本方的运用范围。比如更年期综合征,其人主诉特多,或烦躁、或焦虑、或抑郁、或失眠、或多疑;或恶风、汗出、手抖、烘热、腹胀。有些主诉则特别怪异,如有位中年妇女因阴蒂的跳动感而坚持要认为是细菌已经入血液,有男子为会阴睾丸的下坠感而惶惶不可终日,有位中年妇女则为舌头的疼痛灼热感到处求医,大多以精神症状为多见。临证常加山栀、连翘、枳壳,可认为是与栀子厚朴汤的合方。烦躁焦虑明显时,我常以此方去生姜,加山栀、连翘、黄芩、甘草清心除烦,名为“八味除烦汤”。是我临床常用之方。用连翘、枳壳时,少数病人可出现腹泻,但病人并不感到难过,反觉得舒适。肛门排气增多,腹胀也随之减轻。另外,一些女性的关节疼痛,心情抑郁时关节痛甚,情绪兴奋时则不痛。也可以看作是自我感觉的异常。古方指迷茯苓丸即是治痰气交阻的关节痛,方中也含有半夏茯苓。这种自我感觉异常也可以表现为幻觉,如幻听、幻视、幻嗅等。其人多有精神过敏,一闻到不适气味就想呕吐,恶心是常见症状。半夏厚朴汤是小半夏加茯苓汤的变方,小半夏加茯苓汤即主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本经》载半夏也主“头眩”。关于“眩”,有两层含义,一为眩晕,患者自觉的旋转感、上下或左右晃动感、倾斜感、地动感、如坐舟中感;一通“幻”,即是伴有怪异感、恍惚感、紧张感、恐惧感的幻觉。半夏茯苓是很好的精神镇静剂。就临床所见,半夏厚朴汤证多以精神上的不舒为主,其体质上往往相对较好。

半夏厚朴汤含半夏厚朴,能除胸满腹胀,有化痰降气的作用,又是胃肠道和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如以心下痞、腹胀为主诉的慢性胃炎、食管炎、小儿厌食、过敏性结肠炎;呼吸系统的上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本方与四逆散、小柴胡汤合用的机会也不少。我常用本方加枳壳、麦芽治疗小儿厌食症。这些小儿除了食欲不振外,常有胆小,性格偏于内向,面色黄,大便干结等。服用本方可明显提高食欲,面色与大便也会得以改善,且性格也会变得比以前活泼。我还以此方治一例神经性厌食,表现为饮食后即吐,以此方重用半夏60克(先煎),呕吐得到明显抑制。半夏生姜有较强的止呕作用。有关于半夏的用量,我所知道的最大剂量是日本江部洋一郎用的120克,但必须久煎。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厚朴、紫苏有抑制喉反射的作用,生姜、紫苏有健胃、促进胃液分泌及肠管蠕动作用。对于紫苏,我喜欢用苏梗而不用苏叶,原因是苏叶煎煮后药汁颜色多呈黑色,此类病人心理又比较敏感,难免见药多虑,而苏梗则药液色较淡。本方还可以加大枣来矫味。除了配合心理疏导外,我多嘱病人自己煎药,以令其思想上重视,且闻到清香的药味对病人心理无疑也是一种良性的刺激。

我还以此方与温胆汤合用治疗冠心病和帕金森氏病。所治疗的冠心病,其人多有恐惧、失眠、胸闷。平素胆小,常常担心心绞痛发作,很注重随身携带救心丸,一旦忘带,则心绞痛必发。这类疾病治疗的关键是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而不是单纯的扩张冠脉。胸闷一症,未必真是器质性的,有时也是心因性的,可以视为咽异物感的延伸表现。《本经》谓半夏主治“胸胀”,想必即是此证。帕金森氏病以手抖不能自控为主要表现。中医有疑难怪病从痰论治的经验,本方与温胆汤合用以加强理气化痰的作用。据报道,厚朴也有治疗震颤的作用。根据我的治验,病人服药后手抖减轻,感到舒适,但不能根治。病情反复时,可再次服药,吃吃停停,间断使用。此病勿求治愈,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治疗目的所在。半夏厚朴汤也同样可以化裁治疗外感病,如中暑、夏秋季节的腹泻等,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即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而成的。

(李冠杰讲述)

半夏厚朴汤

除了治典型的咽中异物感,就是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因为里边有半夏,厚朴。同时要是胃里有点胀满,甚至有时候有点心烦。可以用这个方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cs/18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