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教练如何应用心理咨询与治疗

教练如何应用心理咨询与治疗



作者:杨辰David教练/

教练和心理学都是在心理上帮助人的,我已经有了十多年在心理咨询领域的积累,去年初又接触到了教练技术,并把教练技术运用在咨询实践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咨询客户满意而且我个人的生活质量各个方面也有提升。我曾经一度痴迷于教练技术,把北京几家较大的教练培训机构的课都直接或者间接听了一遍,觉得教练技术与积极心理学关系密切。我经常自问:教练技术究竟有什么魔力?在心理学框架里教练技术在什么位置?

我想从心理学图释的角度来谈教练与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的关系,与感兴趣的同行切磋。

分辨话题的性质

同心理学工作者相似,教练在工作中要引导个案在“认知”“行为”层面做觉察和改变,还会伴随很多负性“情绪”以及睡眠饮食紊乱等“生理”层面的困扰,甚至有时还会遇到有自杀、自伤的现象,所以需要确定:

客户的话题是否适合做教练?

如果不合适,转介给谁?心理咨询师、心理科治疗师还是精神科医生?也就是说,教练需要学会心理咨询诊断体系。

基本而言,教练与心理咨询师服务对象相同,都是“心理正常”的人群;医院心理治疗师工作对象是“心理异常”人群。

确定“心理正常”流程,除了排除躯体疾病外,还需要做如下鉴别。(如图)

1.排除精神病。

如果客户缺乏自知力,心理活动和客观现实不一致,存在幻觉(比如:听到别人听不见的声音、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事物);妄想(如:无根据无逻辑地夸大财富、地位、权利,或者坚信别人要谋害自己等)属于精神病。这医院精神科医生,以药物治疗为主,渐渐康复后辅助心理治疗。

例如:一位母亲带着16岁上高一的女儿咨询。女儿两个月前因为向暗恋一年的男同学写信表白,结果男同学居然把信向全班同学公开了,女儿受到极大刺激,拒绝出门上学。妈妈以自己有病需要女儿陪伴为由,带孩子求助。女儿和我单独谈话时显得很漫不经心,只是问我:“他们”为什么总是在周围吵自己?我问她:“他们”是谁?她说:“他们”就在这个屋子里,你难道看不见听不到?谈话结束后,我建议她妈妈立即去精神科接受药物治疗。后来妈妈反馈:精神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药半年后,症状基本上没有了。精神病的患者无自知力,不愿主动求助,如果教练时发现客户周围有类似的情况,一定建议及时到精神科接受帮助。

2.排除神经症。

如果客户存在以下问题,医院心理治疗师,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障碍咨询)。

心理冲突性质是变型的,关心生活中的小事情(如:纠结门要关几次、医院明明检查结果证明自己没有病还担心并反复就医等);

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生活;3)时间3个月以上,属于神经症。

例如:一位女性客户一年前怀孕半年后无任何先兆死胎,很受刺激。从此总是担心患病,她曾经因为胸闷担心心脏病、因头晕担心脑部肿瘤、因鼻子不适担心鼻咽癌、因血糖偏高担心糖尿病,医院特需门诊几乎去遍了每个科。检查后专家反复告诉她没有躯体疾病,但是她还是要求反复检查。医院临床心理科接受治疗(障碍咨询),同时辅助做心理咨询。医院诊断神经症的躯体化障碍,我用“家谱图”“幸福曲线”,找到她童年有父母离异、幸福生活突然改变的事件,从此她一直有对丧失的恐惧,只要发生不顺利的事件,就会担心丧失反复检查。我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空椅技术”,帮助她分别对父母、症状做了对话处理,解决了过去未完成的事件,并努力实现自我接纳,“情绪释放技术”处理积压在心理的恐惧情绪,“催眠”帮助她找到安全的感觉,“焦点技术(教练)”的奇迹问题引导她做行为的改变。客户与治疗师和咨询师合作了九个月终于康复了。神经症客户内心冲突是变型的,担心的事情普通人无法理解,而他们却深受其苦,这背后一定会有深层的历史原因。仅仅教练技术引导和普通的心理咨询(发展咨询)会发现客户在反复循环,所以需要第一次访谈就医院心理治疗师,同时可以做一些辅助的工作。

3.排除人格障碍。

如果客户存在以下问题,医院心理治疗师,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障碍咨询),同时辅助药物治疗。

一贯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明显偏离正常(比如: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过分要求严格完美主义等);

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年龄在18岁以上,持续2年以上,属于人格障碍。

例如:一位客户是妈妈,带着14岁儿子咨询。儿子从初二开始电脑游戏成瘾,虽然可以上学只是不写作业。了解背景才知道因为家庭暴力。妈妈比较好社交,爸爸性格追求完美、苛刻粗暴,儿子从小很聪明优秀。爸爸对儿子教育完全控制,强迫儿子读文学名著、练习书法,吃饭顺序也完全按照爸爸规定的顺序,一旦违反要求儿子自己搧自己耳光,儿子青春期开始逆反,并通过游戏在虚拟世界可以获得自由,也是对父亲无声的反抗。爸爸对孩子妈妈也经常暴躁发脾气甚至拳脚相加。帮助的过程中爸爸完全不配合,我主要采用“焦点技术”(教练)用奇迹问题引导母子,帮助他们设想出希望实现的生活:孩子会合理安排自己生活学习,妈妈更关心孩子感受,两个人一起改变。最终,妈妈选择分居,带着儿子住在姥姥家,一年后儿子生活学习进入良性循环,两年后妈妈又结婚了,新家庭的三口人过得很幸福。在这个个案中,爸爸是个完美+控制型的人,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冲动暴躁,这种稳定的人格特征造成了家庭其他家庭成员的痛苦,属于强迫—冲动型人格障碍。在教练中这样的客户往往不会主动求助,甚至也不痛苦,更不希望改变,所以思路是引导主动求助的其他家庭成员学会和他相处的方式。如果人格障碍客户真的希望改变,医院的心理治疗师,经过多年的努力才会有改变。

4.排除生理心理障碍。

如果客户存在以下问题,医院心理治疗师,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障碍咨询)。

性功能障碍;或进食障碍(如:神经性贪食、厌食、呕吐;或睡眠障碍(比如:失眠、嗜睡);

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属于生理心理障碍。

例如:女性客户19岁高二,父母陪同来咨询。1.67体重43公斤,两腮无肉面色灰暗,性格内向一向顺从成绩优秀,一年半前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她受到打击恨自己笨于是增加学习时间,不运动导致体重从50公斤增加到55公斤;两个月后因为体育长跑测试不及格,认为不但笨而且蠢,开始节食、间歇性暴食,并且大量运动,体重一年内从55公斤下降到42公斤,闭经、入睡困难、早醒、头疼,学习效率下降休学。第一次会谈之前,已经被医生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并且正在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同时接受营养师的治疗,所以咨询师仅仅是辅助工作。

首先,我采用“焦点技术”(教练)引导找到她核心要获得成就感和控制感;并且启发她找到获得成就感和控制感的各种方法,包括做她擅长“家务”、“素描”,并且“记红账”记录每天成就和进步。

其次,用“照片日志”先后对比看了两张厌食症的图片:一个成功痊愈当选美国小姐的KirstenHaglund的例子,另一个拒绝治疗死亡的法国模特IsabelCarol的例子,请她自己选择。接着请她做自己“照片日志”,对比自己:满意照片、最胖照片、当下照片,让她理解“体像障碍“以及对于增重的恐惧。

然后,支持她改变,面对每次的进步和挑战。经过三个月的时间,体重从42公斤恢复到45公斤,头疼失眠好转,恐惧减少了。又经过一年彻底恢复上学。生理心理障碍中厌食症的个案在年轻女性中越来越常见,伴发抑郁、焦虑,由于体重低到一定程度会心衰死亡,医院的药物治疗、营养科治疗、配合心理咨询,他们通常不会主动求助,即便来也不承认有问题,只是认为自己累了。工作核心是提升效能感和控制感,并且利用教练技术让客户自己记录、对比选择,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动机而且可以增加控制感。总之,教练工作中遇到有类似问题的个案,医院心理科就诊,并且大家合作一起帮助客户。

5.排除性心理障碍。

如果客户存在以下问题,医院心理治疗师,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障碍咨询)。

采用偏离常态的方式作为主要或者唯一性满足方式(如:恋物癖、异装癖等);

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无法正常生活;属于性心理障碍。

例如:

性偏好障碍(恋物癖、异装癖等)我在工作中遇到这样医院心理治疗师。

性指向障碍(同性恋)现在被视为心理正常,他们经常来咨询的话题是如何在别人的歧视中更好接纳自己,所以教练和心理咨询师完全适合帮助他们。

性身份障碍(易性症)虽然属于心理异常,但是他们往往不希望改变,医院心理治疗师。如果他们真的希望彻底解决烦恼,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变性手术。

6.确定心理问题。

如果客户的心理冲突是常型,关心生活中的大事情(比如:学业事业发展、婚恋情感、人际关系),属于心理问题。这样的客户可以寻求教练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发展咨询)。

另外,心理健康的客户,希望自己在未来事业、生活方面发展更好,他们更需要教练或者学习过教练技术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发展咨询)。

例如:有一个女性客户28岁刚刚和男朋友分手,从男友







































娌荤櫧鐧滈绉樻柟
鍦ㄥ寳浜嚎鍜ㄨ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cs/7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