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饮食调养 > 春节后为何出现恶心厌食症
春节后为何出现恶心厌食症
春节作息及饮食的不规律伤害了脾胃功能,节后饮食应降低油脂的摄取,青菜白粥是最妥当的选择,此外雨水节气的养生应重捂暖、养脾胃
长沙晚报记者杨蔚然 通讯员贺霞谢文婷
指导专家
朱莹湖南中医院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本院国家重点脾胃病专科学术带头人,袁长津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内科疑难杂症、老年病。
张洪勤湖南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湖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春节长假归来,转眼进入雨水节气。
由于雨水增多,湿气随之而来,对人体会造成湿困脾胃的危害,产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再加上春节长假,很多人大鱼大肉、饮食过量、生活作息紊乱,导致节后提不起精神,上班工作效率低,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症状。
专家提醒大家,应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注意养阳、养脾胃。调养脾胃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
雨水节后易出现口舌干燥现象
“雨水前后饮食以平性为宜,应少吃酸味,适当吃甜味,以养脾脏。”朱莹认为,同时,不要过多吃寒冷食物或喝凉茶。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早春节气,仍较寒冷,因此,不宜激烈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地上升,避免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雨水节气,饮食调节要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的特点,针对出现的口舌干燥现象,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
大家在此阶段的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薏米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减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了。
春节期间麻将打久了、手机玩久了、电脑看久了,肩颈腰痛,可通过后溪穴点按,拿捏肩井穴、颈百劳,拳背叩击大椎穴、天宗穴,用汤匙姜汁循经刮痧,或通过甩手、耸肩、游泳、泡热水澡、引体向上、放风筝等办法缓解疲劳。但严重者需尽早就医。
酸奶可作为节后调理肠胃的首选
张洪勤介绍,医院消化科求诊的病人中,有1/3是因春节饮食不当而引起的肠胃疾病,其中最典型、多见的有两种:一是暴饮暴食油腻食品引起的消化不良,二是吃了生冷、不洁食品引起的急性肠胃炎。
可见,节后要降低油脂的摄取,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主食最好以谷类粗粮为主,如玉米、燕麦、小米、豆类等,并且多喝粥和汤,蔬菜最好生灼,或做成蔬菜粥和汤。
酸奶可作为节后调理肠胃的首选。用酸奶来代替一部分热量高、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以调理过节负担过重的肠胃,帮助肠胃恢复正常,同时还有较强的饱腹感,丰富的营养物质。以上吃法,不仅能补充足够的纤维素,而且利于排毒。
建议做到六个“一”,即:一定量的主食、一袋牛奶、一个鸡蛋、一斤蔬菜、一两豆类制品、一个水果(约~克,在两餐之间食用)。三个“定”,即:定时、定点、定量用餐。两个“3”包括:3两瘦肉、3勺油脂。这些食物的摄入是必需的,但应避免油炸食物、肥肉和动物内脏等。
节后要强迫自己多喝白开水或绿茶
过年期间,大量饮用啤酒、可乐、咖啡、合成果汁等,使很多人忘了喝水。因此,朱莹、张洪勤两位专家建议大家:“在节后,要强迫自己多喝白开水或绿茶,这样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和酒对肝脏的危害。”此外,还可多做些运动,像慢跑、散步、跳舞等,以振奋精神。
张洪勤表示,大鱼大肉,若无节制,容易造成中医所说的湿热和积滞。轻则腹胀、便秘、胃口差,重则可出现呕吐、精神呆滞及发低热情况,对这种类型的节后病,首先要控制饮食,吃得清淡些,青菜白粥是最妥当的选择。保和丸、保济丸、健胃消食片和清热止痛的腹可安等中成药,是常用的消滞药。日常食疗可以用清热祛湿的方法,如进食消食理气的萝卜,或在煲汤时加入清热祛湿的溪黄草、车前草等。
雨水节气气温仍很低,要重视春捂。还应多喝白开水,多吃水果。要想调整失衡的消化功能,可在节后有选择地多吃水果,如饭后1小时喝橙汁和木瓜汁,可调整消化机能,吃苹果和香蕉也可促进消化。
健康吧主:杨蔚然
如果您喜欢今日内容,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转发给亲朋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