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饮食调养 > 上海3天亚洲家庭治疗大会,7个亮点你发现
上海3天亚洲家庭治疗大会,7个亮点你发现
年10月14-16日
第三届亚洲家庭治疗学院年会(AAFT)
在上海举行
很多人会问,这个大会是什么来路?
这次大会来了哪些大咖,有哪些亮点?
不要急,大学糖小编三天大会全程直击
这些问题将一一为你解答
……
什么是亚洲家庭治疗学院年会?
亚洲家庭治疗学院(AcademyofAsianFamilyTherapy)
前身是香港大学家庭研究院
其临床总监是李维榕博士国际委员会主席是来自日本的TakeshiTamura
由亚洲家庭治疗学院和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主办
前两届都是在香港举办,今年来到了上海
什么是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的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家庭治疗的特点是不着重对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进行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
家庭治疗取向也有很多细分的理论
Bowen的三角关系理论
Minuchin的结构式家庭理论
英国Maudsley医院的FBT(family-basedtherapy)
……
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开始接纳家庭治疗的理念与手段
“知道了,快把大会的亮点告诉我吧!”
那么,接下来进入正题,让我们一起回顾本次AAFT大会的精彩内容吧
前方高能
▼▼▼
「亮点1」开幕式讲座
在开幕式讲座上,李维榕老师作为重量级嘉宾第一个发言,介绍了她通过生物反馈技术测量离婚家庭孩子情绪唤醒的研究,研究中发现离婚家庭的孩子在看到父母交谈时心率与皮肤点都有较高的、不稳定的起伏,这些研究对于理解离婚家庭孩子的情绪与想法、处理家庭冲突时都有很大帮助。
生物反馈技术作为认知与实验心理学的一项技术,正在不断被临床心理学所采用。不仅李维榕老师提到了这一技术,孟馥老师也在开幕式讲座和第三天的主题报告中进行了探讨。
随后,来自韩国的家庭治疗协会主席SuninShin教授、日本青少年精神医学专家Shin-IchiNakamura分别发表了演说,介绍了韩国、日本的离婚与家庭治疗现状。孟馥老师介绍了针对拒学孩子的研究,指出拒学的孩子背后具有很多内在的家庭因素。
「亮点2」系统理论提出者Bateson之女亲临现场
家庭治疗的源起与人类学家、心理学家GregoryBateson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初便是Bateson将家庭比作一个系统来解释精神分裂病人的病情因素,而后才有了系统家庭治疗理论。
而这次大会上,GregoryBateson的女儿NoraBateson也来到了现场,并发表演说。很多人因为不熟悉这个名字而并未来到主会场聆听,然而机智的小编还是一眼就认准了这位大人物!
▲NoraBateson
NoraBateson在演讲中指出,生活就是不断相互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学习如何进步,更需要学习我们的生活是如何变得糟糕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才有可能做出改变。总而言之,Nora继承了其父亲系统理论的衣钵,更专注于如何看待与解决问题。
「亮点3」家谱图、生态图、外化技术
家谱图(genogram)是系统家庭治疗的技术之一,以图的形式描述家庭中的关系,有时候还代入了情感成分,使得咨询师与来访者对于家庭可以有更为系统的审视。
▲家谱图举例
雷榕、杜亚松等老师便围绕家谱图、生态图在家庭治疗中的运用分别展开讨论。杜亚松老师指出,在生态图中对于家庭成员加入了社会经济等变量,可以更直观地审视家庭之内的关系。
刘丹老师对于系统治疗的外化技术进行了举例。比如,个体可以画出从出生到某一年龄段对于自己经济地位、事业状态、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的4条自评曲线,然后去考察“自我认同”曲线与其他哪条曲线更为接近,与哪条曲线最不接近,以此来考察事业、人际关系对自己的重要程度。此外,刘丹老师还指出了一些治疗过程中的提问技术。
姚玉红老师发表了“一个人的家庭治疗”演讲,提出家庭治疗理论是看待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倾听训练”等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亮点4」跨文化对话,百家争鸣
既然是国际大会,必然少不了不同文化的探讨。
赵文韬老师就在演讲者强调了中华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韩国、日本的研究者都指出亚洲文化具有独特性,在家庭治疗中需要考虑文化因素。
来自以色列的KhawlaAbu-Baker老师针对一个穆斯林个案向来自台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的四位专家寻求建议与评价,让观众们看到了来自不同文化的治疗师不同的侧重点。
▲跨文化对话
来自瑞典的PaulJOHANSSON,MonaWIBR?N,MariaERICSSON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家长应该如何与厌学、有不良行为的孩子进行沟通。
中国台湾的赵文韬与罗幼琼老师通过文献梳理、调查与访谈,总结归纳了适用于华人文化的家庭治疗师的42项核心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家庭治疗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独特的魅力。
▲语境与文化
「亮点5」家庭治疗还可以治失眠
在大众的心目中,家庭治疗似乎只是用于改善家庭关系,殊不知家庭治疗已经运用到睡眠障碍儿童、神经性厌食症患者、ADHD儿童等治疗方案中。
江帆与王广海老师在报告中指出新生婴儿的睡眠问题与家长行为、家长焦虑有很大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家庭治疗的儿童睡眠问题的行为干预模式。
除了睡眠问题,其实家庭治疗对于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更为有效且有帮助。虽然神经性厌食症仅有0.6%的患病率,但其死亡率高达5-15%,高于抑郁症的死亡率。
▲家庭治疗对于进食障碍患者的帮助极为重要
此次大会的秘书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陈珏老师根据其10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美国学习经验,介绍了家庭为本的治疗(FBT)在神经性厌食症中的应用。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徐文艳老师指出结构式家庭治疗可以有效激发厌食症患者与家属的治疗动机。
陈一心老师概括性地总结了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特征与家庭治疗模式,提出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对于家庭的支持很关键。
家庭治疗果然还是很厉害呢…
「亮点6」新的探索
除了对于文化、治疗、常见家庭关系与问题的讨论,这次大会还有很多新颖的话题。
谢文宣老师探讨了台湾同性恋伴侣关系的维持与分手调试。
茆丁老师在论文交流中探讨了HIV阳性男同性恋死后的哀伤辅导在上海的实践。王焱老师也分享了家庭治疗在HIV感染戒毒者团体心理治疗中的实践经验。
此外,药物滥用、赌博、自杀等都有在本次大会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家庭治疗工作者正逐渐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