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饮食调养 > 食欲不振面面观
食欲不振面面观
点击箭头上方黄金昶工作室, 食欲不振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食欲不振。一些肿瘤到了晚期,尤其是消化系统癌肿引起食欲不振者相当常见,但由于食欲不振对肿瘤的诊断缺乏特征性的意义,因此,食欲不振给肿瘤病人带来的危害也不易被人们重视,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教科书上的论述和杂志上的有关论文也很少。进行肿瘤病人食欲不振方面的研究,给以有效的治疗,对于提高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都是很有益处的。
一、发病原因
全身各部位的肿瘤在疾病的晚期大多都可以出现食欲不振,但多见于消化系统的肿瘤,如胃癌、胰腺癌、肝癌、胆囊癌等。由于这些器官的正常组织被肿瘤组织所代替或被肿瘤组织侵蚀,促进食欲的正常分泌的功能遭到破坏,从而引发食欲不振。其他部位的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到了恶液质期或全身转移期,或因癌疼痛都可以引发食欲不振。
在祖国医学中包括在“厌食证”、“痞满”的范畴之内,以脾胃气虚为主,也有痰湿内阻、肝郁气滞型。
二、临床表现
肿瘤引发的食欲不振是由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肿瘤,胃癌、小肠肿瘤、胰腺癌等在疾病的较早阶段,在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的同时,就可以出现较轻度的食欲不振,表现为进食的欲望有所减低,进食量较前有所减少,但还可勉强进食,服些开胃药或助消化药,食欲不振现象有所改善。随着病程的进展或加重,食欲不振的程度会逐渐加重,进食欲望很低,见食物甚至恶心,进食量较以往减少明显。
其他一些非消化系统肿瘤在疾病的早期对食欲可以没有明显的影响,但随着肿瘤的进展,复发或转移,会有食欲不振现象的出现,下列情况可加重食欲不振:肿瘤转移至消化系统,如一些肿瘤常见转移至肝脏等。再者,肿瘤转移至骨骼、神经等引起癌痛,或者失眠、恶液质等可加重食欲不振现象,此时,一般的开胃、助消化药很难奏效。
祖国医学认为本症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临床可将食欲不振分为以下几型:
1.脾胃气虚:食欲不振,脘腹不舒,倦怠乏力,时轻时重。
2.肝郁气滞: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善叹气。
3.痰湿内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欲吐。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食欲不振和食欲不好、食欲减退、厌食大约是一个意思,一般的都造成进食量的下降。如果有肿瘤病史,病人存在有食欲不振现象,这种食欲不振大多可认为是肿瘤引起的。如果食欲不振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治疗效果不好,身体状况恶化,就要考虑是否患有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通过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时可以查出所患的癌种。
由于引起食欲不振的疾病较多,有一些疾病需要和肿瘤鉴别。注意一些消化系统的良性疾病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如肝炎、肝硬化、胃炎等;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一些代谢紊乱、药物中毒等,以及神经性厌食症等。
四、中西医处理
肿瘤引起的食欲不振的中西医处理办法不是很多,疗效也不理想。由于食欲不振是晚期肿瘤的表现,从去除病因来讲,晚期肿瘤治疗很困难,彻底去除肿瘤不容易,但对肿瘤并发症的有效治疗,如止痛、改善睡眠,可能会使食欲不振有所好转。
食欲不振的对症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一方面应用开胃、助消化药物,另方面在营养医师的配合下,调剂可口的饭菜,有时也能收到一些效果。
中医药治疗
1.脾胃气虚:饥不欲食,脘腹不舒,胀满难受,时轻时重,喜温喜按,体倦乏力,气短懒言,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治法:健脾气,调胃气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方中党参益气补中,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健脾燥湿,木香、砂仁理气;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导滞下气。气滞明显者加香附、枳壳、元胡增加理气止痛的功效。
2.肝郁气滞:脘腹胀满,纳呆,嗳气善太息,心烦易怒,每遇情绪不舒而加重,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消积。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四逆散气血双调,川芎调血中之气,香附理气中之血,青皮、陈皮调肝理气,加郁金以疏肝解郁。疼痛严重者,宜加元胡、川楝子以理气和血止痛;气郁化热,加栀子、丹皮理气泻热。
3.痰湿内阻:胸脘满闷,饥不欲食,恶心欲吐,头晕目眩,身重肢倦,口淡不渴,舌质胖大,苔白厚腻,脉沉滑。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宽中
方药: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陈皮、厚朴理气除湿,苍术、茯苓、半夏健脾燥湿,甘草、大枣、生姜益气调营。可加内金、麦芽、神曲消积导滞;脾虚明显者加白扁豆、山药、莲子以健脾益气。
告患者书:本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