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症状 > 如何避免假日综合症
如何避免假日综合症
五一小长假结束啦,各位小伙伴们充分利用这些日子探亲访友、娱乐休闲。不过,对于一些平时在高度紧张状况下工作的人群而言,这未必是一件令人舒心的事,许多人并不是很适应清闲的生活,他们一旦停下来无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心理学上将其称之为“节日心理失调症”。假期结束,上班族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第二天就要面对紧张的工作,有点手足无措。仿佛从睡梦中醒来,就要告别假期,返回单位上班,有些人会觉得很不适应,可能会感到精神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说:
症状1:工作恐慌症过节后,重新投入正常紧张的工作,部分人会有种陌生感,甚至有人会产生恐惧感。症状2:孤独综合征这是不少从家乡返回工作或学习的人极易患上的心理疾病。看着自己的父母亲朋离自己越来越远,一种离别的感伤油然升起。症状3:疲惫假期,不少人昼夜颠倒、四处拜访亲友,即使没有出门旅游,节后还是觉得累,这是因为正常的“生物钟”在过节时被打乱了。症状4:神经性厌食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如果人们一下子从上述状态中停下来无事可做的话,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会使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于是,有些人便会出现抑郁、焦急、忧伤、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问题。
对于这种心理失调症,专家建议,人们应该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尽量松弛平时那种高度紧张的心情。在长假里,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听听音乐、读本好书……都是很好的休闲方式。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不但应当会工作,更应当会生活。
如何避免假日综合征呢?小编来给您支支招!
一、给自己适应的时间
专家称,假期和非假期是两种不种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七天大假,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的身心开始去适应一种“娱乐、松驰、非理性”的舒适状态,假期一结束,意味着又要开始一种“条理、紧张、挑战、理性”的工作或学习状态。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理智层面的假期结束了,但潜意识层面的假期还没有结束,所以,出现节后综合症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应。给自己一周的适应时间,让意识和潜意识接上轨。
二、生活作息提前调整
“节日期间,亲友聚会,应酬会面,会提高我们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所以,收假前后应‘静下来’,避免高强度应酬,在家休息,吃些清淡的饮食,新鲜的水果,听些轻音乐,晚上早睡。”
三、前三天不宜安排高强度工作
很多白领一结束假期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计划中,这会增加焦虑感,加剧节后综合症的症状。上班前三天,尽量安排一些计划性、交流性质的工作,可以有一个缓冲调整的时期。
四、运动调整精神状态
假日期间,运动减少,会让人变得“懒懒的”,收假后,可以进行运动量相对大的运动,比如快跑、游泳,可以帮助身体消耗一些能量,重新获得元气。
五、饮食调整身体状态
节日期间都是大鱼大肉,导致肠胃负担过重,收假后的饮食不济也容易让人精神不振。收假前后可以只吃素,也可以大量喝白开水,多吃粗纤维和绿色蔬菜,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胃肠道恢复健康。
荀老师主编的心理咨询师考试指南上线啦,各种考点,重难点集中大放送,助您一臂之力,有需要的小伙伴请添加看白癜风要多少钱诊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