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治疗厌食 > 生命中的故事ED
生命中的故事ED
●●●
影片《生命中的故事》
ED
生命中的故事
生命中的故事—ED:EatingDisorder
我开始明白让别人知道我没问题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爸爸在楼梯口叫玛丽,妈妈进了她房间挂衣服?看到瓶子里面的呕吐物,觉得恶心,也开始吐起来了。)
(玛丽放学回家,爸爸妈妈坐在客厅里)
妈妈:坐下,玛丽。
玛丽:有事吗?
爸爸:你母亲叫你坐下。
(放下书包,坐下)
玛丽:那么….?
妈妈:我们有话要跟你说,玛丽-玛格丽特。我们很担心你。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爸爸:玛丽….(在叫妈妈,妈妈也叫玛丽)
妈妈:对不起。
爸爸:我们想跟你谈谈你的问题。
玛丽:什么问题?
爸爸:你的吃饭问题。
玛丽:你说什么呀?
妈妈:玛丽-玛格丽特,我进了你的房间,我看到了你的衣橱。
玛丽:你没有权利进到我房间。
妈妈:我是本来要把衣服帮你挂好…..我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还打了电话叫你爸爸从办公室回来,确定一下我有没有疯掉。
玛丽(抽泣):你没有权利。
爸爸:她拥有每一条权利。
玛丽:那是我的隐私。
爸爸:我们要讲的不是这个,我们要你去看医生。
玛丽:有什么好跟医生说的。我没有生病。
妈妈:事态很严重,玛丽-玛格丽特。
爸爸:我们去看医生,看看他有什么话要说。
玛丽:什么样的医生?
妈妈:……心理医生。
玛丽:心理医生?
妈妈:我们只想要你得到些帮助。
医生:你多久吐一次?
玛丽:一天四五次。
医生:你节食吗?
玛丽:我以前节食,现在不用了。因为吃下去的东西可以吐出来了嘛。这是我的秘密。
(我并不是享受催吐之后的高潮,而是担心如果自己不这么做,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人生。)
医生:……你吃了又吐,吐了又吃,这叫做暴食症。
玛丽:有什么不一样吗?
医生:厌食症候群,即使他们已经瘦到皮包骨,他们还是觉得自己很肥。而暴食症候群,他们也做同样的事情。不过还加上拼命锻炼,用泻药,又或者是….吃了很多东西然后又全部都吐出来。
玛丽:听起来像我。有的治吗?
。。。。。。
我的父母对医生给予厚望,认为这绝对有帮助,因此也对这件事情不过问了。可是只有我自己明白,我没有被治好。我变得更加小心,但是我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变得小心。一直都很害怕自己会被揭发。
我说服了爸妈,不用再看医生。还跟他们说到了大学,我的病就好了。就在大学我遇到了另一个女孩子—克里斯丁。我们的共同点-吃了吐,吐了吃。
我们两个什么都可以说,一起运动一起生活。我们两个总是在一起。我们不约会,因为我们害怕男孩子在送我们回家后要吻我们。当他们闻到我们嘴里的恶心酸味,我们该怎么办。
克里斯丁她越来越瘦,而且认为减肥没有止境。我也必须努力,这样才能跟上她。
一天我进了她房间…..她终于把自己给饿死了。我开始害怕,把自己锁起来一个星期,我不停地吃。直到保安打电话给了爸爸妈妈,进来之后,他们看见我边哭边吃。
之后我的心理医生介绍我去了一个治疗所,那里,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我不用再隐藏自己的问题,经过多年终于能控制住了。
(真人登场)
5名年轻女性中有1名在经受着进食障碍的痛苦,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很多人,特别是女孩子,会得厌食症或者是暴食症。这么做的理由通常是因为情绪上面的问题没办法解决。很多人还会因为青少年时期的压力,性方面的问题,时代潮流瘦就是美,等等压力才开始厌食暴食的。它可以被治疗,但前提是你要开口。而最难的就是开口。如果你有麻烦,请务必开口,因为你绝对可以得到帮助。
上面的对话来自一部根据真人故事改编而成的影片《生命中的故事》,讲述的是美国年轻女孩玛丽的秘密生活:一个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为了控制体重在吃完东西后再催吐出来,经过多年的挣扎最终治疗痊愈的故事。
神经性贪食症作为进食障碍的一个分型,是一组同时关乎身体和心理的疾病。其中又包括两种,一种是只吃不伴清除行为的暴食症,另外一种就是像影片里的的女主角所患有的神经性贪食,伴有各种各样的清除行为:如催吐、导泻、禁食、过度运动等。这个亚型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百分之三,患者发病年龄主要在15岁—30岁之间,男性中青少年也易患病,有些人可能只在其生命的某个时期生病,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尤其在感到压力、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反复出现暴食的症状
对于正在与神经性贪食症作斗争的人而言,很可能会因为对自身体重和身材感到满意或不满意,而后依据此来对自我的其他方面做出评价,常见的比如自尊感.而对自己身材的苛求往往只是一种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往往是她们在其他方面的受挫,转向苛求自己的身体。当因体重的减轻得到了自我的满足感,以及周围人的认可和赞叹,患者会把进食和体重放在生活的第一位,而这也帮助她们成功回避了家庭关系、性、工作上的烦恼等。常见的发病原因有生物学的因素、早年有问题的养育依附关系,精神上的创伤、持续的心情抑郁、性方面的烦恼等心理问题,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导致进食障碍。
DSM—5中关于神经性贪食的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的暴食。暴食发作以下列2项为特征
1.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进食(例如,在任何2小时内),食物量大于大多数人在相似时间段内和相似场合下的进食量。
2.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例如,感觉不能停止进食或控制进食品种或进食数量)。
A.反复出现不适当的代偿行为以预防体重增加,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或其他药物,禁食,或过度锻炼。
B.暴食和不适当的代偿行为同时出现,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1次。
C.自我评价过度地受身体的体型和体重影响。
D.该障碍并非仅仅出现在神经性厌食的发作期。
厌食症和贪食症常常会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在有进食障碍的患者身上互相转换。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有很大一部份在开始暴食之前往往都会有一段成功的控制体重经历。之后因某些原因,会突然被强烈的进食欲望席卷,进入狂吃和催吐、导泻的过程。就这样吃还是不吃成了患者生活的主题和最大的难题。“脑子里想的全是食物,对肥胖的恐惧与日俱增,开始时因为异常的进食行为而主动避开人群,到后来情绪变得异常烦躁和失控,人也越来越显得孤僻不合群了。”这是一位患者对自己当时状况的描述。对自身异常行为的自责和内疚以及在尝试改变方面的力不从心,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抑郁体验。在看似如此简单的吃的问题上搞不定,又让患者对这一系列困境羞于启齿。而这也会加剧康复的难度。
神经性贪食症的康复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实际上,在康复的过程中患者往往首先需要应对的是自己极其复杂的矛盾心理:也许今天你就想立即停止暴饮暴食和催吐行为,而第二天你又会觉得如果没有了这种进食障碍,你就无法把控你的生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或搞清楚那些进食障碍的症状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是可以找到控制感,还是能够赢得他人的北京治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