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治疗厌食 >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报告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报告
1、诊断标准
符合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及年龄在1—14岁的患儿,及中医病辩证属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及肝旺脾虚的患者,可纳入观察病例。
排除标准:年龄在1岁以下,14岁以上,合并严重佝偻病、贫血及心、脑、呼吸、肝、肾等系统性疾病者。排除其他疾病的厌食者(如神经性厌食等症)。
2、研究对象
共入选小儿厌食症患儿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例,对照组5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中医辩证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治疗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进行。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推拿治疗。
1)脾胃不和:补脾经、运内八卦捏脊、分腹阴阳、掐揉四横纹、按揉足三里。
2)脾胃气虚:补脾经、运内八卦、捏脊、推上三关、分腹阴阳、补大肠。
3)脾胃阴虚:补脾经、揉上马、揉涌泉、清胃经、运内八卦、捏脊、揉膊阳池。
4)肝旺脾虚:补脾经、清胃经、清肝经、运内八卦、捏脊、清天河水。
以上方法每天做小儿推拿1次,6天为1个疗程,若连续3个疗程患儿症状无改善视为无效。对照组服用健胃消食片。
治疗期间不得服用任何其他药物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外治等)。
观察记录治疗前后食量、面色、神疲、腹胀、呕吐等症状体征的改善,及血象、肝功能等的变化。
4、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制定的《中药新药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判定疗效。
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用。
5、结果
两组间总体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中医辩证与疗效的比较,脾胃不和与脾胃气虚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脾胃阴虚与肝旺脾虚症两组无差异(P0.05)。
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比较:两组对食量减少、面色、神疲、腹胀等症状的改善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在多饮、烦急等症状上,两组无差异(P0.05)。
通过对治疗组患儿的系统观察例,未发现肝功能有异常改变。周围末梢血红蛋白、红细胞质和血小板等均无异常变化。
结论:运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在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健胃消食片组(P0.05);在食量、面色、神疲、腹胀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疗效也均优于健胃消食片组(P0.05)。观察结果与李氏的研究结果相近。经过对例小儿厌食症的患儿临床系统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周围血象,肝功能等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白癜风好治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