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相关医院 > 精神障碍治疗学第四十七章精神药物治疗
精神障碍治疗学第四十七章精神药物治疗
第四十七章精神药物治疗
十年来,伴随着药物治疗其他精神障碍方法的进展,药物治疗进食障碍作为主要或辅助的干预方法也得到了很多研究。众所周知,有关神经性厌食的文献仍十分有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神经性厌食比较少见。其次,神经性厌食患者往往处于较严重的疾病状态,常需要多种综合治疗包括住院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因此,治疗设计的复杂性使得单纯设计药物试验非常困难。第三,神经性厌食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自知力缺陷,对参加随机药物治疗常犹豫不决。因此,神经性厌食的药物治疗研究结果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虽然有一些临床研究结果表面上看来有重要价值。
研究神经性贪食的历史比厌食要短,但由于神经性贪食患病率髙,患者主诉多、愿意配合治疗,故文献相对较多。
回顾文献,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进食障碍是一种精神病理状态,因此心理治疗是非常需要的,且通常是必要治疗的组成部分。药物治疗神经性厌食常作为辅助治疗。神经性贪食的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CBT)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但心理与药物联合治疗可能是最佳治疗方案。
神经性厌食(Anorexianervosa,AN)
与神经性贪食相比,神经性厌食的药物治疗不占主导地位,相关研究也较少。这明确地说明神经性厌食不如神经性贪食常见,且很大程度上会拒绝治疗和参加治疗研究。临床经验表明,饥饿感可能会抑制药物的治疗效果。但是药物可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治疗神经性厌食患者共病的其他精神障碍。第二,在营养治疗和心理治疗无效时,直接用药物来改善低体重患者的进食症状。第三,试用于预防疾病复发。下面就神经性厌食的药物治疗作一回顾。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神经性厌食
越来越多的研究验证了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神经性厌食在急性期治疗和预防复发治疗中潜在的增加体重作用。这些来自其他抗抑郁药的研究和早期的5-轻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开放试验都提示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31名住院神经性厌食患者被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氟西汀(60mg/d)组治疗7周,结果表明,体重改变和症状改善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鉴于研究对象是急性期住院患者,可能饥饿感会降低药物疗效,而营养治疗会增加药物疗效。Barbarich等()研究为了证实这一点,将26名住院神经性厌食患者在氟西汀治疗基础上,随机分到营养补充组或营养安慰剂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体重增加和蕉虑、强迫症状的改善均无显著差异。
另一方面的研究是验证药物预防神经性厌食复发的潜在作用,这已经得到两个研究的证实。第一个研究(Kaye等)是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对已经恢复体重的35名神经性厌食患者随机分至氟西汀或安慰剂组,治疗期间可以给予其他非药物干预措施并随访一年。结果表明,安慰剂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氟西汀组(84%比37%,P=0.)。抑郁、焦虑、强迫质症状和进食障碍的认知改善程度,药物也显著优于安慰剂。但另一个开放试验对经氟西汀治疗体重恢复后的33名神经性厌食女性患者进行氟西汀维持治疗两年,对照组为未服过氟西汀的历史对照。结果发现,两组的体重维持和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对一项预防复发研究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该研究将93名恢复体重的神经性厌食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和安慰剂组,并都接受CBT治疗随访一年,结果表明两组在复发时间上没有明显差异。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氟西汀有助于预防神经性厌食复发的证据尚有争议,还没有氟西汀短期治疗有效的证据。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治疗神经性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