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相关医院 > 水肿是怎么回事

水肿是怎么回事



水肿是血管里的水分走到皮肤、皮下组织了,导致皮肤、皮下组织水分过多,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水分从血管里走出来呢?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什么是渗透压?你可以理解为把水从其他地方吸收过来的力,比如;一个白萝卜,你把它泡在清水里,它会越来越胀,因为水分进入到萝卜里了,萝卜里的渗透压比清水的渗透压高,你把它泡在盐水里,它会越来越萎缩,因为水分从萝卜里走到盐水里了,盐水里的渗透压比萝卜里的渗透压高。人血里胶体、晶体都有,人血里白蛋白含量较多,它属于胶体,所以白蛋白是形成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如果白蛋白少了,就会导致血管里的胶体渗透压下降,当它比皮下组织里的渗透压还低时,水分就从血管里走到皮下,导致水肿。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白蛋白减少呢,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生成少了,一个是漏出或者消耗多了,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肝功能差的时候,合成减少,血里面的白蛋白也会减少,肾脏病尤其是肾病综合征的时候,大量蛋白从尿里面漏出来,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另外大面积烧伤、营养不良等消耗过多也会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当血浆白蛋白量降到25g/L或总蛋白量降到50g/L时,就可出现水肿,为全身性。)

2.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

流体静力压指液体非运动时产生的压力,或者说被阻挡时产生的压力,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阻塞或静脉回流障碍。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相应部位的组织水肿或积水,如肝硬变引起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胃肠壁、下肢的水肿,心力衰竭时的腔静脉回流障碍则引起下肢水肿,注意:这些水肿往往是从下肢开始肿的,当然最终也可导致全身水肿。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血管活性物质(有时叫做炎性介质,炎症时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比如组胺、激肽等)、细菌毒素、缺氧等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而引起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引起的水肿属此机制,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水肿可能有此种原因,所以肾炎时的水肿可能眼睑、面部或其他组织疏散的地方容易水肿。

4.淋巴回流受阻

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腋窝淋巴结切除后的局部淋巴液循环破坏,可发生患侧上肢水肿;丝虫病时下肢和阴囊由于淋巴管被虫体阻塞,常发生下肢和阴囊水肿。此外淋巴管广泛性的癌细胞栓塞可引起局部水肿。

5.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辅助水钠潴留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心力衰竭、肝硬变、肾病综合征的水肿形成起辅助作用。心力衰竭时心搏出量减少,肾灌注血量不足,刺激肾近球感受器,使肾素分泌增多,肾素使血管紧张素原变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转换酶的作用将血管紧张素Ⅰ变为血管紧张素Ⅱ,后者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使之分泌醛固酮,从而促进肾远曲小管的钠重吸收,招致钠潴留,引起血液晶体渗透压增高,后者刺激血管壁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从而加强肾远曲小管的水重吸收。水的潴留又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使衰竭的心脏更难射血出去,形成了恶性循环,助长了心源性水肿的形成。肝硬变时的水肿和腹水,也有醛固酮的作用参与,这是由于肝细胞对醛固酮的灭活作用减退,同时,在腹水形成之后,由于循环血量(血管里的水分)减少,又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肾病综合征因白蛋白大量流失,血浆蛋白量低,体液自血管内向血管外逸出,循环血量下降,又激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从而导致或加重水肿。

好复杂,是吗?那么咱们简单点儿,直接说什么病会导致水肿吧:

1.全身性水肿:多数是对称性的,较均匀的双侧肢体肿胀。

(1)心脏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开始为下肢水肿,逐渐发展到全身,除了水肿外,通常伴有胸闷、气喘、心悸等。

(2)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通常有尿检异常,抽血查肾功能异常等;

(3)肝脏性疾病肝硬化、肝坏死、肝癌、急性肝炎等。抽血见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4)营养性因素①原发性食物摄入不足,见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如严重灾荒)所致的饥饿;②继发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多种病理情况,如继发性摄食不足(神经性厌食、严重疾病时的食欲缺乏、胃肠疾患、妊娠呕吐、口腔疾患等);消化吸收障碍(消化液不足,肠道蠕动亢进等);排泄或丢失过多(大面积烧伤和渗出、急性或慢性失血等)以及蛋白质合成功能受损、严重弥漫性肝疾患等。

(5)妊娠因素妊娠后半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6)内分泌疾病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分泌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7)特发性因素该型水肿为一种原因未明或原因尚未确定的(原因可能一种以上)综合征,多见于妇女,往往与月经的周期性有关。

(8)结缔组织病所致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2.局部性水肿(通常是单侧肢体,或肢体、躯干的局部的水肿)

(1)淋巴性原发性淋巴性水肿,如先天性淋巴性水肿、早发性淋巴性水肿;继发性淋巴性水肿,如肿瘤、感染、外科手术、丝虫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肿等。

(2)静脉阻塞性肿瘤压迫或肿瘤转移、局部炎症、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可分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其他静脉阻塞。

(3)炎症性为最常见的局部水肿。见于丹毒、疖肿、蜂窝组织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肿等。

(4)变态反应性荨麻疹,血清病以及食物、药物等的过敏反应等。

(5)血管神经性属变态反应或神经源性,可因昆虫、机械刺激、温热环境或感情激动而诱发。部分病例与遗传有关。

中医把水肿分为“阳水”和“阴水”,阳水是感受实邪引起的水肿,比如风邪、水湿、疮毒、湿热等,这类水肿通常起病较急,病程较短,肿处皮肤绷急光亮,常兼见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有发热等表、实、热证。阴水多因脾肾亏虚所致,起病缓慢,多逐渐发生,或由阳水转化而来,病程较长。其肿多先起于下肢,由下而上,渐及全身,常兼见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

总之,水肿是临床上相对复杂的疾病之一,很多原因可以引起,临床上希望尽量可以找到病因,对症下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否治愈
白癜风患者救助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xgyy/1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