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相关医院 > 神经性厌食症心理解读
神经性厌食症心理解读
神经性厌食症是指个体通过节食的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多发于青春期的少女,伴有病理性认知歪曲,可导致营养不良,身体多器官功能衰竭,内分泌紊乱、闭经,同时有抑郁、焦虑、社交退缩和学习效率下降等心理问题。
案例: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孩子,突然间就不怎么吃饭了?
我们咨询过一个这样的案例。父母亲发现晚饭孩子舀到碗里的饭总是剩下太多,问孩子时,总是听到说回家的路上吃了东西。早上起来,妈妈为孩子做好了早饭,孩子一看,说不喜欢吃,要和同学们在校门口买早点吃。中午孩子在学校食堂吃,家长也没有办法。可是眼见孩子越来越瘦,连走路都有气无力的,就十分担心。问孩子时,得到的回答总是没有胃口,或者说已经吃过了。几个月过去了,孩子形容消瘦,例假也停了,每天阴着个脸,唉声叹气,家长问怎么了,孩子也不好好回答。家非常着急,就偷偷到学校观察孩子中午的吃饭情况,发现中午饭也是只吃一二口就倒掉了。这下子,家长明白了,孩子在节食减肥!
青春期的少女为什么喜欢减肥呢?
这和青春期孩子的自我发现有关。小的时候,孩子是按照家长的意见成长的,基本上没有什么自己的主见。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按照社会流行的价值观来重新审视自己,发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年轻人中流行“骨感美”,发现自己达不到“骨感”,就下决心减肥。因为这个时期,自己感觉长大了,能够掌控自己的行为了。吃东西就是表达这种掌控感的最好方式,也是自己意志力的最好体现。厌食行为背后的语言是:我的身体我作主。
这和对自己不满意有关。对自己的不满意,反映的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对孩子不满意。可能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有许多强加于孩子的愿望。而孩子从小累积的对父母不满意的情绪就恰好通过这一种形式表现了出来。孩子通过厌食,来拒绝父母的意志对自己的影响,通过排斥食物的方式,来排斥父母强加于自己身上的潜意识愿望。厌食的结果就身体消瘦、生命功能的衰竭,甚至于会失去生命。孩子正是通过厌食这种不声不响的,也是最为强烈的反抗,表达出了对父母意志的拒绝。孩子表面上攻击的是自己的身体,实际上攻击的给予她生命的父母。
厌食也是拒绝成长的表达。青春期随着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必然会产生性的意识,会重新认识父母,认识自己及自己和异性的关系。这个时候,乳房的发育、例假的出现会给一个女孩带来强烈的冲击,焦虑和恐惧、痛苦和无奈。为了减缓或者消灭这种焦虑感,减少恐惧和痛苦,她会下意识地把注意力转移到食物上来。因为乳房不存在了,例假停了,这些成长的烦恼就会不翼而飞,成为女人的困惑和焦虑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拒绝食物,也就是拒绝性的表达,拒绝性的表达,也就是拒绝成长。
厌食症的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家长本身的问题,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问题,有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如果单纯地认为孩子恢复正常饮食问题就解决了,这就错了。家长应该主动预约心理咨询,在心理专家的帮助下,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尽可能彻底改正。再带孩子作心理咨询,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困难,扫清孩子成长路上的障碍。不然的话,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