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相关医院 > ldquo食rdquo力派,这种
ldquo食rdquo力派,这种
q小酱导读:一日三餐,吃饭是我们每天都会进行的日常活动。可是你想过有一天只靠吃饭也能赚钱了吗?这可不是做梦。现在新兴的一种“职业”——吃播恰好就是这样,动动嘴,就把钱给赚了。
风靡直播界的“吃播”“吃播”是“吃饭直播”的简称,是从前几年在韩国网络上兴起的一种“美食真人秀”节目,具体来说,就是坐在家中的网络摄像头前,向网友直播自己吃饭的过程,依靠“吃相”的受欢迎程度获得“打赏”。从日本的大胃王木下佑香,到韩国的“奔驰小哥”,再到中国的“大胃王密子君”,作为网络直播的一种分支,以直播吃饭过程为内容的“吃播”悄然兴起。
现在直播平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吸引眼球,一些主播另辟蹊径做起了吃播。肆无忌惮地叫一堆外卖到家,把食物依次摆好,打开摄像头,开始大快朵颐。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网友在镜头的另一端,围观他的吃相。哪怕视频中的主播吃得满嘴流油、撑得打嗝,只要网友喜欢,就会获得打赏。
同样是吃饭直播,细究起来,也有多种不同的内容形态。其中,“大胃王”的吃播最惹人注目。日本的木下佑香或是“大胃王密子君”,都打着“大胃王”的旗号直播吃饭。在网站上,可以看到木下佑香一次性挑战的食物包括十盒豚骨口味拌面、6桶韩国泡面、5.2千克的炸猪排炸虾盖饭、5.3千克的八人份拉面火锅等。在“密子君”的微博上,也能看到她一次吃下十份龙虾盖浇饭,或是8份冒菜、50个成都名小吃蛋烘糕等等。但自诩吃货的木下佑香与“密子君”都身材娇小,与远超常人的食量形成鲜明反差,这无疑满足了观看者的猎奇心理,也让吃饭带了点竞技感。
吃播都是货真价实的大胃王吗?
吃播不少,虽然具体形式各异,但是总的来说都有一个相同点——很能吃。他们超于常人的进食量正好满足了观看者的猎奇心理,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还都吃不胖!可是现实中真的有这么多怎么也吃不撑的货真价实的“大胃王”吗?那可不一定哦。除了明处的暴饮暴食对胃的负担之外,隐形的是,这行没有那么多天生的大胃王,所以为了维持直播,都有不少“招”。
不少吃播们因为无限大的胃口和长不胖的体质而被质疑“假吃”。一般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每天只吃这一顿饭,往往因为饥饿感的强烈驱使,主播就可以吃得非常多,而且津津有味,给观看者营造一种胡吃海喝的表象。这种吃法会很伤身体,容易患上胃病之类的疾病。
另外还有一种类似大胃王的吃法,就是让自己每顿的饭量逐渐增加,最大限度减少对胃的刺激,不会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当然,这种吃法相比较前一种而言会比较健康,对身体的伤害最小,但是也最难坚持,毕竟吃播们就需要在直播以外通过加强锻炼来防止自己因过度摄入食物的热量而长胖。
而催吐则是其中最残忍的一种方法。催吐指的是吃播为了直播效果而狼吞虎咽吃下远超常人食量的食物,然后会在直播结束后采用各种方法强行催吐,将直播中进食的大量东西吐出来,保持身材。这种方法对人体的损害尤其大,长期催吐,身体代谢和消化速度会变,吐几年之后胃的消化能力就变了,会迟钝,会感觉不到饱,会消化特别慢。
镜头之后,狼狈多过光鲜。无论哪一种“假吃”,其实对身体都是有损害的。甚至久而久之,人会患上厌食症,饮食障碍症。
饮食障碍症
饮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是精神疾病中引发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相比一般人群而言,患神经厌食症的患者死亡率要高出5倍多,神经厌食症患者常常会因为害怕体重增加而拒绝或少进食。
早在过去就有“饮食障碍”记录的历史,甚至古老的埃及墓画都描述了一种“自我呕吐”的图画。饮食障碍包括很多类型: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和暴食症等。
总的来讲,这些不同类型饮食障碍的主要特征就是患者会出现异常的饮食行为,体型较差,过分强调体重和体型,进行过度的体重控制。
以厌食症为例,这种行为常常会引发严重的体重降低,通常还会使得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呕吐、过量腹泻以及过度锻炼都是厌食症的主要特征。
与厌食症相关截然不同的食欲亢进的主要特征则是:患者会暴饮暴食。饮食障碍通常还伴随有较低的自尊心、内疚和厌食等,同时患者还会出现抑郁、严重焦虑和自杀的风险。
饮食障碍如何治疗
目前有大量证据都指出,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多种疗法来治疗饮食障碍,然而并没有一种单一的疗法适用于所有的饮食障碍患者。
无法获取有效治疗的患者早期往往会经历较长的疾病期,随后这些患者就需要使用复杂的疗法来进行长期治疗。
结构化的心理疗法被认为是治疗饮食障碍患者的坚强基石,对于患厌食症的青少年而言,研究者往往会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其中就包括帮助整个家庭来支持对饮食障碍患者的治疗等。
对于饮食障碍的成年人而言,有研究表明,至少20个疗程的行为认知疗法(CBT)或许是必要的,这种疗法能够挑战患者思考的方式。而对于严重的厌食症患者而言,至少必须进行40个疗程的CBT,其中就包括强调恢复患者健康的饮食态度和行为等。
无论是强行装成大胃王,还是本身胃的容量就足够大,我们都需要知道一点——胃口大开并不一定是好事。
让你胃口大开的还有这些疾病
很多人认为胃口好,就代表着身体健康。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有些疾病的症状恰恰是“胃口好”。
1.甲状腺功能亢进
近期内忽然出现食欲旺盛,总感到疲劳、乏力、怕热、易出汗,且容易情绪激动,有可能是甲状腺在作祟。
若同时有眼球饱满且微微向外凸的现象,更要提高警惕。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而造成的新陈代谢加速现象。这会让身体消耗过量,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导致胃口大开。
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该病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球部黏膜,前者攻击力超过后者防御力所致。患者多在空腹时疼痛,进餐后缓解。
这是因为进食会稀释过量的胃酸,减缓疼痛,从而导致食量增加。
3.向心性肥胖
有的人食欲亢进,面部肥胖,胸腹部脂肪堆积,四肢却不肥胖,有时反而消瘦,与肥胖的躯干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肥胖的典型特点是脂肪沉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这是由皮质醇分泌亢进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4.糖尿病
有些人原本食量正常,到了35或40岁左右,突然变得食欲旺盛,容易饥饿,但体重却随着进食的增多而减轻了,总是大量喝水,频繁上厕所,这可能是患了糖尿病,要提高警惕。
5.下丘脑综合征
这是由于肿瘤、外伤、感染等多种病因累及到下丘脑区域,而导致的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症状。
起病表现以肥胖和嗜睡为多见,还会出现头痛、视力减退、尿崩、性功能紊乱等。
小编有话说:
吃饭本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在现在的社会风气下有些人的进食却变成了痛苦的过程,甚至还让它变成了损害身体的罪魁祸首,实在让人惋惜。能吃是福,愿我们都能吃得幸福!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