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相关医院 > 我和吃饭的恩怨情仇

我和吃饭的恩怨情仇



我和吃饭的恩怨情仇

进食障碍

进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

尽管由于社会文化、环境、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使人们具有不同的进食习惯。

但是一般来说,健康的进食行为都是遵循基本的、共同的准则,即满足人的生理需要、保持人的身体健康。

进食障碍是指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特定的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不包括童年期拒食、偏食和异食。

01

病例

唐婧,女,18岁,进食极少,逐渐消瘦一年。

唐婧,身高1.66米,认真好学,积极上进,关心父母。

去年起,父亲常常夜不归宿,母亲为此心情特别不好,女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加上为迎接高考学习紧张,压力很大。

常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午餐、晚餐进食很少。

考试后未考上理想的大学。入学体检时发现自己体重比另一个同学多5斤,认为自己太胖。

随后不敢吃东西,很少吃饭,不吃肉、蛋,仅吃蔬菜、西瓜,多吃一点就呕吐。

一年中体重从58公斤降到40公斤,但仍觉得自己太胖,仍在继续节食。

自觉精力还好,皮肤干燥脱发,月经已停止6个月。

医院检查,生理指标均正常,无器质性疾病。

诊断:神经性厌食

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其消除过分怕胖的观念,逐渐恢复其现实检验能力。

同时运用行为疗法与唐婧协商制订饮食计划,从每日2餐增加到每日3~4餐,逐渐增加进食种类,通过协商制订每周目标体重,达到目标就给予奖励强化。

经过12周的治疗,唐婧体重恢复至50kg,并能进食部分肉蛋食品。

02

病例

夏天,女,16岁,学生,一年来进食量剧增且无法控制而来就诊。

夏天,目前高一在读,入学后学习压力大而出现抗拒不了的“暴食冲动”,每周发作3~4次,有时一餐可食一斤多米饭,还有肉食、蔬菜等。

饭后,又吃整盒“曲奇”饼、冰淇淋和其他糖果,一直要吃得肚胀难忍或呕吐出来为止。

夏天诉说自己有时突然很想吃,哪怕肚子胀得痛,心里还想吃,明知这样贪食不好,怕变胖,想少吃一些,但无法控制自己。

由于对进食感到害臊而不敢在其他人面前进食,但又控制不住,所以经常在下课时躲在宿舍里暴食。

有时自己的食物没有了就偷同学书桌里的东西吃。

因为怕胖又经常吃泻药以防止营养过剩。最近去看过内科医生,未发现有任何躯体疾病。

诊断:神经性贪食

治疗的基本过程是纠正营养状况,控制暴食行为,打破恶性循环,建立正常进食行为。

心理治疗可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及生物反馈疗法等,以改变患者对自己体形的错误认知和过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xgyy/16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