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自拍拖延加班药物依赖它

自拍拖延加班药物依赖它



我们正在做着的、停不下来的让人上瘾的事情:自拍、拖延、加班、药物依赖......它们就像一种软性“毒品”,尽管深陷其中的人知道这并不是什么有益的事情,可还是依赖它,无法克制自己—这就是人的社会病。矢志练出好身材,健身房拍照一小时,锻炼五分钟;承诺我爱学习,一小时找自拍角度,看书五分钟—在一边想要追求成功人生一边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生活中,吃完火锅麻辣烫,凉茶来一壶;点好一桌肉,再来点绿色食品;点上一支烟,吃片VC;很困又睡不着,试试咖啡里放安眠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生活顽疾,这些停不下来的“正常”举动,俨然已是社会病态下的生活写照。01刷抖音:欲罢不能的行为上瘾症状:在沙发上躺下,戴上耳机,打开抖音,手指每隔15秒下滑一次,等到回过神来,一两个小时就刷过去了;然而,你可能都记不得看到了什么—年9月上线、年3月改名为抖音之后,这款APP早已取得了单日1.5亿用户活跃量的骄人成绩。“刷抖音”是典型的“行为上瘾”:无时无刻盯着手机,与朋友线上聊天、游戏,频繁查看邮件,长时间沉浸在网络小说中......上瘾行为带来短期的快乐,却破坏了长期的幸福—千万人沉迷其中,失去了正常的交流能力,危害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无处不在的高科技让购物、工作、色情更变得难以避免。病因:随着互联网热潮席卷全宇宙,越来越多的产品与技术都会促使人们行为上瘾。与吸毒等物质上瘾相似,行为上瘾也激活大脑,产生需求满足的愉悦。同时,商业公司为了让人在科技产品、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放下一个个裹在诱饵中的钩子,我们这些“鱼”,自然“愿者上钩”。解决方案:遵循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自己绝不能上瘾:对一切符合“上瘾”模式的东西—好看的电视剧、吃鸡游戏、LOL、DOTA,全部敬谢不敏;改变环境或氛围,远离上瘾源;创建新的目标,建立良好习惯。请特别注意:如果已经上瘾,切不可直接戒断,而是应循序渐进地减少使用时间,培养新的习惯和兴趣。02自拍:迷恋自我是一种病症状:年,由化学家跨界成摄影家的罗伯特·科尼利厄斯拍摄了第一张自拍照:快年过去,在我们这个时代,每天有万张自拍产生,Snapchat上,74%的照片是自拍,Instagram上每10秒就有张照片产生—所有的自拍照中,48%分享在Facebook上,13%在WhatsApp上,9%上传至Twitter,8%上在Instagram,5%分享在Snapchat上。按照“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的估计,到年时,可能大家用智能手机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拍照片,然后上传。自拍狂人们往往都有20多个不同的美图修图APP,他们坚信:不美图就不能发朋友圈。“狂热自恋型”自拍者的作品大多是夸张的面部特写,场景以镜子前的自拍居多。他们会从睁开眼的那一刻就开始自拍,完全陷入网络歌曲《自拍是一种病》的状态之中:当你在刷着别人的朋友圈,我在自拍的路上没有尽头。病因:过度自拍是“社交自恋症”和“纳西索斯症候”,就如同美国学者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的,人们需要不断自拍并分享,来形成“自我认知”的心理因素,一如苏珊·桑塔格所言:“人类无可救药地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旧习惯未改,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解决方案:减少在网络上所花的时间,与人真正交流;还要懂得,社交媒体是为了交往而非自我炫耀的平台;随时反思自己所发的内容:发布内容是为了分享,还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情绪需要?03加班:加最重的班,熬最深的夜症状:《年中国睡眠指数》显示,我国有大约31.2%的人深陷熬夜无法自拔,而理由大多相似:“加班,加班,加班,熬夜加班”“工作三班倒,长期熬夜或者通宵”—如今,“·ICU”是最热的词,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每周六天,已经成为很多公司的工作常态,而经受了长时间工作的折磨后,员工很可能罹患各种重大疾病,到时候直接送去ICU病房就行了。加班成了很多人的“家常便饭”,甚至很多人产生不加班就会有罪恶感、加班加上瘾的感觉。病因:目前在中国,忘我工作的人一般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支持,而在这种“过劳”为“模”的价值观支配下,一个人若想得到社会的肯定,就必须学会牺牲休息时间,拼命工作。这就在无形中为“超时工作”提供了“温床”。同时,很多人加班是源于上班时间之内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时间插科打诨,而建立在绩效考核、末位淘汰之上的管理机制,又会逼迫所有员工都“自觉”待在办公室里,通宵达旦地加班。处于亚健康的企业文化环境中,不加班会被同事和上级鄙视,排斥出主流圈子外,更容易造成与他人竞争中的不利位置。解决方案:茫然、失落与痛苦所导致的精神伤害,与长期加班带来的身体透支,对人身心有致命压迫。比较实用的建议是休够年假、及时就医、一定时间内拒收信息、酌情跳槽。要知道,加最重的班,熬最深的夜,涂最贵的护肤品—这并不是种时髦,而是过劳。04拖延:工作终究还是会开始—多么可怕症状:人人都有拖延症—看看周围的世界,似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拖延症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它不是简单的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品格问题,而属于复杂的心理学问题—它反映了一个人如何跟自身相处的问题。我们在拖延中焦虑、懊恼,却还是习惯性的把事情延迟到最后,就会陷入“焦虑—拖延—更焦虑—更拖延”的状态里。病因:7年,卡尔加里大学的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发表了一篇评论,对将近项拖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找到4个拖延最可能的原因—对成功没有自信、讨厌被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易冲动、目标和酬劳相差遥远。人们会有意寻找对自己来说相对简单容易完成的任务去做,尽量避免去处理困难棘手的任务。解决方案:阿兰·德波顿说:“工作终究还是会开始。”所以,认命吧,我们必须解决它:确定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这个目标要是可观察、具体而实在的,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设定的目标要有规定的时间期限;学会拆分目标;而且—不要想太多,只管开始做,把“我要马上把事情都做完”的想法改为“我应该先做什么”。05数码控:试着连续玩个45天游戏症状:你是否常常感到自己已被各类电子产品奴役?每日如同强迫症般不停的刷新微博?隔10分钟不点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cs/17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