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MCVCmiddot话题为什么诺
MCVCmiddot话题为什么诺
一个诺贝尔奖小段子
莫言上台领奖,台下掌声议论声不停,莫言获奖感言第一句:Mychinesenameis“shutup”!台下顿时安静了。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的诺贝尔奖改为线上进行,在10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诗人路易丝·格吕克(LouiseGlück)。
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
分析奖牌可以发现反面图案为缪斯女神(左)正在演奏着七弦琴,一位年轻人(右)坐在月桂树下边听边记录着。月桂树是荣誉的象征。缪斯女神共有9位,奖牌上这位取材于厄剌托,是司爱情诗与抒情诗的女神,上面还刻着:Inventasvitamiuvatexcoluisseperartes(翻译为:通过对艺术的探索,有益于改善(人类)生活),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中国
艾丽斯·芒罗
加拿大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法国
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
白俄罗斯
鲍勃·迪伦
美国
石黑一雄
英国(生于日本)
奥尔嘉·朵卡萩
波兰
彼得·汉德克
奥地利
路易丝·格吕克
美国
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情况,小编表示在这份名单当中仅仅认识三个人,相比于化学奖等与我们生活毫不相干的领域,文学已经算是贴近我们的生活了,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每次诺贝尔奖的得主我们都不认识呢?
让我们先来选取格吕克诗的片段来读一下
当我造你们的时候,我爱你们。
如今我怜悯你们。
我给了你们所需要的一切:
大地作床,蓝天作被——
如今我离你们越远,
把你们看得越清楚。
你们的灵魂应该已经广阔无边,
而不是现在这样,
嘀嘀咕咕……
就像诺贝尔奖给她的获奖词一样“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综合她的生平我们可以窥见一点端倪
生活的本质是坎坷,艺术的本质是游戏
她效仿圣女贞德,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严格节食,结果在高中时期换上神经性厌食症,接着等待她的就是长达七年的治疗,她也不得不放弃学业,但同时也让她进入了莎拉·劳伦斯学院的诗歌班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非传统的诗歌教育,虽然没有学位,但是对她诗歌的创作水平有很大提升,也经历了两段失败的婚姻。
她常常以神话历史等内容结合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这也成为了一道阅读门槛,如果对于文化没有充足的了解往往会导致读者不知所云。
艺术是孤独者的袈裟
我们之所以不发现那些伟大的作者,诗人,也许是因为她们本就不屑于享受名与利的奖励。消息公布后的早晨,记者的电话打过去,格吕克刚刚起床,声音还很沙哑,她说:我现在得去喝喝咖啡,只谈两分钟吧。对方问了几个问题后,她又问:现在两分钟结束了吗?谈到诺奖对自己的改变时她说:我最关心的是与我所爱的人保持日常的关系。但获奖对我来说具有破坏性。(电话)一直在响,现在又响了。
懒惰是一切的杀手
作为美国国宝级的诗人,格吕克在中国却鲜为人知,我想一位作家的最大敌人永远不是另一个作家,反而是抖音;b站这些媒体在抢夺读者潜在的阅读时间,相比较于轻松的短视频,需要慢慢咀嚼的文学作品总会被束之高阁。
(图为格吕克的两本诗集,另一本为月光的合金)
读者对于沉重文学作品的不热衷兴许也是一个原因,人们偏好更加轻松温暖的作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年年都会把村上春树当作热门,但是他却不那么受组委会青睐。
写在最后的话
格吕克说:写作也是一种对环境的报复:厄运、损失、痛苦。如果你从中得到了一些东西,那么你就不会再被这些事情打败。
诺贝尔文学奖本身其实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它的评选也存在着很大的倾向性,但这不乏它成为文学界最具权威的奖项,哪怕每年的得主我们并不曾听闻,它向我们输入的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诗人甚至是歌手(个人认为鲍勃迪伦的入选是对严肃文学的不尊敬),我想,去读诺奖得主的作品不是跟风,既然之前并不认识,不妨去补一下课。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