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过度疲劳,过度安逸都不可,养生要注意劳逸

过度疲劳,过度安逸都不可,养生要注意劳逸



劳逸是相互矛盾也是相辅相成的,过劳可以用“逸”来放松,逸过度了也要用“劳”来调节。在我们的日常作息安排中,劳逸结合才能使人保持精神的充沛,身体的健康。

劳逸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只有协调适度才能有益于健康,太过、不及均可致害。

劳逸结合才养生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的说法,既反对“久立”“久行”之过度疲劳,又反对“久坐”“久卧”之过度安逸。过度疲劳的危害我们已经了解了,过度安逸对身体健康同样不利。

中医讲过度安逸,气血瘀滞,“神气”也就是生命力会减弱。所以《抱朴子》亦强调:“坐不至久,卧不及疲。”

劳力、劳心之后,暂时休息,使疲劳消除,体力和脑力得以恢复,这种逸事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更好地劳动。

过度“安逸”损害健康

但是,如果多逸少劳,甚至好逸恶劳,就成了消极的做法了。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压力较大,平时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很快,一旦到了假期,劳动节、国庆节、春节放假,有相对较长的时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容易把握不住这个度,彻底松懈下来。

时间长了就会让人没有精神,就是中医讲的失去了“神气”,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准备。

这就是“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过于安逸,生活放松过度,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适当多“动”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的预防方法,就是克服消极情绪,增加活动。适当运动强度并不大,但是可以起到使全身气血流通的目的,气血流通了,慵懒之病也就好了。

在节假日休息的同时或者节后,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整个人的精神也就会活起来。

另外,在节假日要注意饮食,不能过于油腻,朋友家人欢聚之后,也要注意适当活动,不能吃饱了就坐着不动,以致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特别说明:本文文章仅作为参考,不作为医疗依据,请勿自行治疗。

中国苗药五行养生

中国苗药五行养生

健康养生快一步

会员消费尊享优质服务

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cs/17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