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熊玲直面ldquo情感与行为模式r

熊玲直面ldquo情感与行为模式r



——用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4)

(续前)

同理性诠释本文最前面提到了,史托罗楼的主体间理论,是来自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所以,在主体间关系的视角下,在主体双方“真实体验的回应”里面,助一臂之力的是现象学方法:不预设优先顺序的,尽可能地纯粹描述,以使我们“回到事物本身”,或叫还原真相。完整的主体间治疗过程,是通过描述来理解、补充和诠释来访者当下的自我世界。现象学的交流,是一种直觉性体验交流,一种自然而然的呈现、自然而然的诠释。存在性不安的个案,是长程的个案。个案的进展,以及帮助个体能深入看见自己、理解自己,无论你从哪个维度(情感--行为模式;内心--外部关系;过去--现在我是谁)工作,都是要依赖同理性诠释的。但我们使用同理诠释的基本工具,是我们自己的主观的体验,也许我们会说我们努力去达到某种客观性,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仍然是我们主观的体验。关于我们可以通过同理达到多大程度的真实,不同学派的观点也是不同的。我之所以称“同理性诠释”,是因为感觉:同理是一种感受和理解能力,诠释是我们对事情的主观看法,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它们没法截然分开。就像移情、投射之概念,它们在运作上实际也是没法分开的。

存在性不安的个案,因被经历中的情感内容所控制,当事者可能不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yscs/18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