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厌食常识 > 如此厌食为哪般
如此厌食为哪般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每天都必须要吃饭,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和热量,使身体的各项机能保持正常。但如果不想吃饭,或者每次都吃得太多,这样对身体也是不好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对食物感到一种本能的恐惧和厌倦,把食物拒之于千里之外,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人们把这种病态行为称为“厌食症”,它的产生与人们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厌食症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导致的,而不是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所以,厌食症通常也被称为神经性厌食症。厌食症是一种自己有意造成和维持的,因为节食造成的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甚至造成进食障碍,引起营养不良、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失调,以及躯体功能紊乱的症状。厌食症最明显的症状是厌食,没有任何食欲,导致身体日渐消瘦,严重的话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甚至危及生命。厌食症的发病年龄为10-30岁,15-23岁之间的人发病率最高。女性患者一般要比男性患者多出十几倍。
一般来说,厌食症的产生与人们的情绪的好坏有很大关系,突然的精神创伤或者心情长期抑郁,都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性厌食症。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为了减肥.为了保持身材而刻意节食而得厌食症,最终因节食过度而导致死亡的例子。可见这种病症的巨大危害性。
一般来说,导致厌食症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发育状况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一般到青春期,身体都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比如长高长胖。特别是女孩,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体型会发生明显发胖。对此,很多女孩感到惊恐不安,并伴有羞怯感,于是希望自己的体形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那样的“苗条”,于是开始节食,最终导致厌食症。因此,青春期是厌食症发作的一个高峰期。
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观念往往会对人们的胖瘦美丑做出一系列的评价,而在现代社会.流行的评判标准是以瘦为美。于是很多人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为了使自己更漂亮,而通过节食来达到“瘦的目的,于是在现代社会以消瘦为特征的厌食症患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由于职业原因而必须保持体型的舞蹈演员、时装模特等,他们是厌食症的高发人群。
3、个体的心理特征
有的人比较喜欢争强好胜,做事追求完美,渴望得到别人赞美,爱慕虚荣,以自我为中心,或者性格不稳重,过于敏感和多疑,羞涩内向。这样的人往往会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导致情绪低落,难过愤怒,自暴自弃,内心压抑等,这都会对人的食欲造成很大的影响,长久没有食欲,就会导致厌食症的发生。
患有厌食症的人,会变得越来越消瘦,出现体乏无力、容易疲倦和性格忧郁等症状。有的厌食症患者并不是没有食欲,看见东西也想吃,但是刚吃了几口就会感到胃部饱胀不舒服而停止吃东西。还有一些患者甚至一吃进东西就立刻将其吐出来才会感到舒服。
对于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可以采取很多的方法。例如补充营养,因为厌食者可能会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生命危险,这时就需要及时地给患者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如对贫血患者补充急需的铁、叶酸、维生素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了解其发病诱因,对其进行适当的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并辅之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医务人员要耐心地对待患者,把厌食病的危害告诉患者,让患者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同时还要鼓励患者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与疾病抗争到底。帮助患者改变观念,不管胖瘦,健康就好,即使想要减肥,也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态,自信的人才是最美的。
END
长
按
关
注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