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相关医院 > 宝宝便秘不用愁,雷爸爸有好办法
宝宝便秘不用愁,雷爸爸有好办法
便秘是宝贝的常见病之一。
宝贝反复便秘或长期便秘,
令家长们很是头疼,
便秘能不能预防呢?
怎么才能缓解宝贝的便秘症状呢?
宝宝便秘四信号
●大便量少、干燥●大便难于排出、排便时有痛感●腹部胀满、疼痛●食欲减退
宝宝便秘原因
1、喝配方奶的宝宝易便秘由于配方奶粉是以牛奶为基质的,其牛奶分子大于母乳分子,并且含有酪蛋白,所以容易造成宝贝大便干燥。2、辅食添加初期宝贝易便秘如果你的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后出现轻微便秘,你不必感到奇怪。这通常是因为宝宝在添加辅食的过渡阶段中,最早开始吃的谷物食品(米粉)中的纤维含量低,容易导致宝宝便秘。有时,辅食添加得过急或过多,也会造成宝宝肠道不适应,出现便秘。3、膳食不合理添加辅食以后,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吃的精细。高蛋白的食物,像蛋、肉、鱼之类非常重视,只怕宝宝吃不够。相反一些根茎类的蔬菜,喂的很少甚至几乎不吃,发生便秘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4、水的摄入量不足如果宝宝没有获得足够水分,可能会发生脱水,这时,他的身体会尽可能从他吃喝的东西中吸收水分,也包括从宝宝肠道的废物中“回收”水分,从而导致他的大便又干又硬,不容易拉出来。
5、生活不规律没有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环境或生活规律的改变造成孩子不适应引起便秘。另外神经性厌食、紧张焦虑情绪等心理因素刺激也能造成便秘。6、经常抑制便意有的宝贝平时排便不规律,有时虽然有排便的感觉,但常常由于贪玩而有意识地抑制便意。这样时间一长了,就会使肠道的排便反射敏感度降低,导致大便堆积于肠内,使更多的水分被吸收,大便变得干燥而不易排出。也有的宝贝发生便秘以后,由于干硬的大便刺激,肛门产生疼痛,由此不敢用力排便,使肠内的粪便更加干燥,加重便秘。7、运动量少有的宝贝尤其是胖宝贝,平时不爱运动,长期不运动会使腹肌无力,肠蠕动降低,这样也会导致便秘。8、药物引起便秘过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也会造成宝贝便秘。因为游离的钙元素,非常容易与肠道的食物残渣如草酸、植酸、磷酸、脂肪等结合。形成不溶解的较硬的物质,使宝宝难以排出造成便秘。9、有些疾病也引起宝宝便秘虽然并不常见,但宝宝便秘也可能是由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代谢紊乱、食物过敏或肉毒(通常是指腊肠、罐头食品等中可能含有的肉毒杆菌)中毒造成。如果宝宝的大便很硬,排便时疼痛,你最好带他去看医生,以便确诊。
宝贝便秘如何应对
症状初期:
1、食疗法●吃奶宝宝喂点米汤:吃奶的宝宝便秘时,只要每天给宝宝喂点米汤就可以了(当然必须沥去米汤中的饭粒),也可用薏米少许煎水来喂哺。橘子汁、红枣汁、白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胡萝卜黄瓜汁(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饮用):将适量的黄瓜、胡萝卜切段,在榨汁机里加入少量矿泉水,然后加入黄瓜、胡萝卜榨汁,加少许白糖或兑牛奶都可。给小宝贝喝时,可按1:1来兑水。黄瓜和胡萝卜除了富含维生素外,胡萝卜中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都可以预防和缓解便秘。●断奶宝宝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果宝贝已经添加辅食,可增加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菜泥、菜末、水果及菜粥;较大一些宝贝便秘时,可给吃一些粗谷类的食物或红薯,还要多吃芹菜、韭菜等粗纤维蔬菜,尤其在过多摄取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后,更要及时补充果蔬。2、腹部按摩
当宝贝发生了便秘时,妈妈们可以给宝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摩擦,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3、采取中医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小儿便秘效果很好,医生会根据宝贝的具体症状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如果宝贝是由于“火大”,应该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如果宝贝是由于“阴虚”,应该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中医的小儿推拿疗法对便秘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妈妈可以带宝贝去试一试。
症状严重时:
1、肥皂通便法使用肥皂给宝贝通便,父母们可以试试下面这两种方法:肥皂水:用手指蘸上肥皂水在小宝宝肛门处按摩。这种办法都能有效刺激小宝宝的肛门,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利于排便;肥皂条: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2、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通便宝宝若数日未解便,大便干结,千万别长期服用泻剂,以免影响营养吸收。此时应先用甘油栓或小儿开塞露通便。用开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药液即可,挤入后要让药液停留在肠内至少3~15分钟,让药液软化粪块才排便。若挤入后立即拉出,那就白费了。
温馨提示:
开塞露该啥时候用?宝宝便秘时不能总是依赖开塞露,但是如果孩子出现腹痛、腹胀、难以进食、烦躁不安的情况时,就需要它来帮忙了。宝宝要尽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排便,以使药液充分发挥刺激肠道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达到最佳通便效果。
食疗法
一、积热类便秘:
乳食积滞或饮食不节引起的腑热便秘,可见大便干燥、坚硬,腹胀腹痛,烦躁哭闹,口气臭秽,手足心热等,可选用下列诸方。
1.南瓜根50-克,洗净,切碎,放锅内加水煎浓取汁,一次饮完。每日1剂,连服数剂,以通为度。3岁以下幼儿可酌加白糖调味。
2.银耳10-15克,鲜橙汁20毫升。将银耳洗净泡软,放碗内置锅中隔水蒸煮,入橙汁调和,连渣带汁1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数天。
3.无花果(熟透者)克,除去外皮,温开水洗净,随意服食,每日1~2次,疗程不限。
4.鲜甘蔗汁毫升,番泻叶1克。置锅内隔水蒸熟,滤去渣滓,分1-2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数天,三岁以下幼儿分量酌减。
5.豆浆毫升,浓米汤毫升,蜂蜜20毫升。将新鲜豆浆煮沸,入米汤、蜂蜜调匀,1次饮完。每日1-2剂,连服数天。
6.菠菜克,粳米50-克,将菠菜置沸开水中烫至半熟,捞出切成小段,粳米置锅内加水煮成稀粥,后加入菠菜再煮数沸,入油、盐调味,分1~2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5-7天。
7.香蕉1-2枚,剥皮,放碗中加开水少许,擂成糊状,冲入白糖10克,调匀,随意喂服。每日1~2次,疗程不限。
8.白皮大萝卜1个,蜂蜜克。将萝卜洗净挖空中心,装入蜂蜜,置大碗内,加水蒸煮,吃萝卜饮蜂蜜水,连服数次。
二、虚弱便秘:
小儿身体虚弱或大病之后,大便艰涩难解,或先干后稀,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者,可选用下列诸方。
1.郁李仁24克,捣烂如泥,与粳米粉50克调匀,冲入沸开水适量调成稀糊状,1次服完。每日2~3次,疗程不限。
2.鲜牛奶毫升,麦片30克。连服5-7天。
3.红薯50~克,海参20克,黑木耳30克,白糖24克。将海参、木耳分别用温开水泡软,红薯刮皮洗净切成小块,共放锅内煮熟,入白糖调化,连渣带汁1次服完。每日1~2剂,连服数天,2岁以下分量减半。
4.黑芝麻30-50克,放锅内炒爆至脆、研末,大枣10枚去核,与芝麻粉共捣烂如泥,随意服食或开水送下。每日1-2剂,连服7-10天。
5.粳米50-克,大枣5枚,何首乌18克,冰糖24克。先将何首乌放锅内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粳米及大枣肉,共煮成稀粥,再入冰糖调化,分1~2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7-10天。
6.猪大肠1小段(约15厘米),槐花18克,海参12克。将猪肠洗净,塞入槐花、海参,两端用线扎牢,置锅内加水适量,熬煮至烂,入油、盐、生葱调味,饮汁吃肉,1次服完。每日或隔日1剂,连服5-7次。2岁以下小儿只饮汁液。
7.糯米50~克,肉苁蓉24克,肉桂末3克。将肉苁蓉洗净,捣烂如泥,与糯米共煮成稀粥,再入肉桂末搅和,入油、盐少许调味,分1-2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5~7天,对阳虚引起的大便秘结,排便无力,小便清长,手足不温者有效。
8.松子仁10克,粳米适量。将松子仁研碎,与粳米共煮粥,随意服用,便秘伴口干多饮,体质瘦弱者适宜。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孩子便秘不是病,
总吃药物终究是不太健康的,
真想解决问题,
就要带着宝宝从日常习惯做起!
以下五个方法,供宝爸宝妈们参考。
1、多摄取瓜果
中医认为,儿童便秘的原因在于其体质燥热。因此,便秘的孩子平时可以多进食瓜类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以消除其体内的燥热。如果孩子不喜欢这类水果的味道,可以在水果上洒点炼乳、酸奶或冰淇淋,让香浓的甜奶味盖过瓜味。此外,家长还应经常为孩子熬点绿豆薏仁粥吃,也能起到解热通便的作用。
2、适当运动
平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因为运动可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家长也可在孩子临睡前,以其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其腹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肠蠕动,还有助于其入眠。另外,在孩子进食后一小时轻按以下两处穴位,也可促进其排便。
足三里穴:此穴位位于髌骨下缘3寸,胫骨外侧1寸处。可连续按压1~2分钟。
支沟穴:此穴位位于手腕背部横纹上3寸处,尺骨与桡骨之间。可连续按压1-2分种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不按时排便是导致许多孩子便秘的原因之一。3~7岁的儿童,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处在发育阶段,排便反射的功能尚不成熟。他们还不知道有便意就该上洗手间,经常需要家长的提醒。因此,家长可以把早餐后一小时作为孩子固定的排便时间。开始时,家长可以陪伴孩子排便,每次10分钟左右,渐渐帮助孩子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如厕前可给孩子喝杯果汁或温蜂蜜水润润肠。
4、少食多餐,慎选优质点心
虽然孩子的胃容量小,每次吃不了太多的食物,但其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几乎每3~4小时就需要给其补充饮食。所以,孩子的饮食应坚持少量多餐。家长可以把孩子每日所需的营养,分成三顿正餐和两顿副餐来供给。至于副餐,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营养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蜂蜜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及脂质,还有软便润肠的作用,是孩子最佳的活力补给来源。家长可将白木耳煮软剁碎做成甜羹给孩子食用;也可将杏仁磨碎加点燕麦、葡萄干,用水冲泡给孩子当饮料喝;或将蜂蜜浇在水果或蛋糕上给孩子食用。
5、巧妙补充纤维质
如果孩子平时讨厌吃蔬菜、水果,可以让其多吃木耳、杏鲍菇、海苔、海带、果干等食物,以增加其纤维质的摄入,从而促进其排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