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相关医院 > 为什么要做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试验
为什么要做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试验
好医师导语
张小姐今年25岁,本是一位肤白貌美、亭亭玉立的标准美女,对自己的容貌一直自信满满。但是,张小姐近两年发现自己的外貌竟然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不仅照镜子时发现皮肤日渐粗糙,脸上容易出油,鼻子比之前变宽了许多,嘴唇变厚了,而且声音也较前变粗了不少,手脚更是日渐变得肥大,以前买的漂亮戒指和手镯都戴不上了,鞋子也夹脚了。总而言之,张小姐不得不承认自己竟然渐渐变丑了!这可让她惊慌不已,于是,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最终诊断为“肢端肥大症”。
张小姐在做筛查的过程中,对一项名为“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试验”的检查感到很疑惑,这个检查过程感觉很像她之前做过的检查血糖的项目,也是喝了葡萄糖粉后每间隔30分钟需要抽一次血,那么这个检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可能临床上很多肢端肥大症的患者,也有着和张小姐同样的疑问,对“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试验”感到十分好奇,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我们体内产生和分泌生长激素的部位,可以看作生长激素的“司令部”,在司令部中有一类部门专门接收血糖发来的信号,并根据血糖的信号调节生长激素分泌的量。在正常人体内,当血糖过高的时候,高血糖水平传递的是抑制信号,可让司令部暂时休息一下,进而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但在肢端肥大症患者中,由于司令部内出现不听话的成员(如垂体瘤),自身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增多,导致高血糖传递的抑制信号作用下降,高血糖不能抑制或只能部分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试验的原理,简单而言就是看高血糖是否可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所以在临床中,当口服葡萄糖粉引起血糖增高后,如果患者多次抽血的结果中,生长激素的最低值低于1ng/mL,说明生长激素的分泌可被高血糖水平所抑制,故而可基本排除肢端肥大症的诊断;而当生长激素的最低值仍高于1ng/mL,说明生长激素的分泌不能完全被血糖升高抑制,需高度怀疑肢端肥大症,应该再做垂体核磁检查。
当前,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试验已成为诊断肢端肥大症的“金标准”,也就是最可靠的手段,但在临床中还需要注意假阳性的情况,比如神经性厌食和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激素的分泌也可能不受抑制。
Q: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做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试验呢?
A:1)作为垂体生长激素瘤诊断的金标准,在疾病确诊时需要做这一检查,前面提到的张小姐的情况就是属于这一类;2)医院检查时偶然发现血GH升高,那么是否意味着他们患有垂体瘤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随机GH水平升高并非一定由垂体瘤引起,例如活动后采血也会出现GH升高的结果。因此当临床上遇到血GH升高时,也可以考虑做这一检查,来排除GH在应激状态时升高等情况;3)已确诊垂体GH瘤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或放疗后,会常规检测GH、IGF-1指标来评估病情是否缓解。但在临床上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GH和IGF-1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例如GH升高,IGF-1却在正常范围内,此时也需要做这一试验,来最终评估病情是否缓解。大家都在看
腺样体肥大
干货:妇科内分泌知多少
前列腺肥大增生的原因及危害
肢端肥大症—你不了解的那些事
推荐:一种误诊率超过50%的内分泌疾病
最全整理:腺样体肥大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医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