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相关医院 > 直击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20周年第二
直击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20周年第二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20周年庆
主题演讲
报告人:陈珏教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中德心身项目中方负责人
心身医学中的动力学
一个体动力学
二家庭动力学
三人际动力学
患者需要理解的问题:
1我是个怎么样的人
2我怎么成为这样的人的;这与我的童年、成长过程中发生的生活事件是怎么的关系?
3我为什么会在此时出现病症?与我是怎么样的人及生活事件有怎么样的关系?
e.g.躯体化:头晕、乏力、出汗、心慌半年总病程十余年
患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我们是怎样的一个家庭
2为什么会出现病症、疾病的维持如何、与家庭关系之间的关系?
3家庭关系的形成是怎么来的?与家庭的经历是怎么样的?
e.g.高二学生,“不典型厌食症”,进食减少、消瘦、闭经四年。
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1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际模式
2我怎么会形成这么一种人际模式;与我童年的经历、成长过程中发生的生活事件有怎么的关系?
3我的人际模式对我的疾病的产生和维持有着怎样的影响
e.g.神经性贪食减肥后反复暴食抠吐10年
心身医学中的整合式讨论
目的:整体上理解患者
理解病患接触中的反移情、减少反移情的付诸行动
报告人: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研究所所长
报告主题:《中国人的心理疾病观》
全人类精神卫生服务终生利用率
不愿意求助于专业服务
心理疾病观:公众对于心理疾病、患者和相关问题的知识、看法和态度。
对疾病的看法比较保守,不愿意求助,医疗利用率低。
情感上同情和害怕两种并斥的主导情感;在行为上既回避拒绝又可怜体谅。
中国人想心理疾病患者以躁狂和分裂症患者为原型,其中,遗传和环境原因被认为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打击、压力、缺乏爱……
中国人普遍认为患者的个人后果广泛而严重:“人生完了”……
公众心目中的标准:
1是否危及生命
2是否有身体上的原因
3是否可以自主控制和调节
报告人:马向真东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主题:心理治疗纳入保险的可行性与合理界定研究
可行性:
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心理治疗需求日益增长
报告人:童俊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报告主题:《施虐与受虐现象的存在主义思考》
施虐与受虐的满足
往往与婴儿期的过度刺激或者刺激不足有关
理解:创伤、欲望与它们之间的冲突
受虐是对疼痛、羞耻和苦难的追求,以获得快感和满足;
1)性受虐
2)精神受虐
3)受虐型人格障碍
早期的精分文献认为受虐与攻击性和原始超我有关;最近文献认为受虐与客体关系、依恋关系有关。
道德受虐的行为在于试图魔幻性地控制客体;道德受虐者试图引诱攻击者;受虐者想要保持与童年深受其害的经历的链接。
“受虐防御”:全力以赴地保持破碎
受虐者与他人关系的三个步骤:
1)个体感受到受伤、欺骗、羞辱
2)假性攻击反应,不合时宜、不恰当、误导等导致进一步的错待
3)进一步的缺陷,二次创伤,自恋受虐型人格障碍
施受虐背后的图景:创伤、代际创伤对依附、自体与客体关系的全面损伤、全能感、原始超我导致的施虐受虐。
分析师常感受到冻住、隔离、无聊和孤独。
人的记忆和体感只有被感受、被连接时才能形成个体的完整性。一个孩子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整体依赖于养育者能否感受并识别孩子的体验,以及将其联接在一起。
“灵魂失明”:既恐惧被认知,也恐惧不被看见,因为存在感的缺失。
失联结、解离、甚至人格解体和羞耻构成了施受虐的症状学;像自残、暴食、节食、或呕吐等症状防御性地去刺穿感受缺失的厚厚的墙。“我痛并我在。”
内在死亡和空虚感:最严重的心理创伤是灵魂失明和谋杀。
严重的儿童期创伤情感倾向于出现性欲化。
性欲化是一种原始的防御,与大小便失禁一样的羞耻感。
临床中的关系的话语:
“你从一堆乱藤中走向我真是不容易。”
报告人:李晓驷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
报告主题:同性恋现象的精神动力学思考
未能处理好俄狄浦斯情结
1扮演男同中男性角色
对恋母情结的防御。超我反向形成对本我恋母的的不允许。同时避免了被父亲阉割的焦虑。
2扮演男同中女性角色
来自对母亲阉割焦虑的恐惧从而对母亲认同;父亲觉得缺失或者弱化;母亲占据主导地位,男同对女性恐惧;
3两种角色
与上述因素均有关
4扮演女同中女性角色
恋父情结的防御;本我是恋父但超我不允许;防御了乱伦的焦虑;常在青春期爆发。
5扮演女同中男性角色
对女性身份本身恐惧;女性弱势常受欺凌;父亲强势,重男轻女,从而对女性身份的不认同;自小就表现“假小子”特质。
6混合状态
另一种情况:
主要是身份认同从小被当做女孩来养的男孩;被当做男孩来养的女孩。
自我不和谐的性取向——性身份和性偏好确定无疑的,但由于伴随着有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个体希望他们并非如此。
报告人:桑志芹南京大学心理教授
报告主题:学校系统下的咨询伦理问题
报告人:医院
报告主题:中国心身医学思考
对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低识别率和低治疗率的影响巨大:医疗纠纷功能损害家中、住院周期延长、经济负担重……
家属对患者接受心理帮助的需求高于患者。
加强临床医师和监护护理工作者关怀的能力
共病:躯体疾病+精神疾病
继发:躯体疾病导致精神心理问题ICU投诉
报告人:莫兰巴黎第七大学精神专科医师
报告主题:死本能的相关概念及发展
熵与毁灭冲动
重复冲动是沉默的无言的,常常与情欲结合在一起
移情与重复关系
移情型神经症
移情的僵局
报告人:陈一心南京医院
报告主题:孤独谱系障碍的家庭治疗
患病率不断增加中国患病率2-6岁江苏1.5哈尔滨2.3左右
一、针对患儿
各类训练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地板时光治疗、图片交换疗法……
二、针对父母
亲职压力增高、身心健康水平下降、社会隔离、处在正性负性情绪混合状态
家庭治疗的要点:
1资源取向
2解惑
3建构社会支持系统
4情绪管理
5个别家庭治疗与团体家庭治疗结合
三步骤:
1全面评估发育经过、神经生物功能……
2解惑因势利导
3探索患者的表现特征,帮助父母分门别类的应对建立常规的生活顺序
报告人:王丽斐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系
报告主题:心理治疗实务研究好好玩
强调实务团队与研究团队一起工作,互相促进和结合。
所罗门实验设计
终于结束啦,紧凑的课程量,身体感觉很累,但是心里还是鸡血满满哒。
很多人会问做这些记录有什么帮助呢,我感觉虽然都是20分钟左右的演讲,但是至少我们了解到了国内目前该领域的非常细小深入到的研究程度,同行在遇到相应的主题的个案时也可以检索寻找到相应的老师去查找他们写过的文献或者图书或者去学习以便能为个案做更多。总之,这就是我们背后的深厚的资源。
鎬庝箞褰诲簳娌绘剤鐧界櫆椋?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噷鐪嬬殑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