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相关医院 > 健康百科谨防保健品与药物同服的危害
健康百科谨防保健品与药物同服的危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朋友更加注意养身护体了,许多朋友正在服用各种保健品。保健品可以随便吃吗?服用保健品有什么讲究吗?我们来理理保健品服用这些事儿,到底该怎么吃对保健品~~
保健品有哪些类型?
●营养型保健品如蛋白质、蜂王浆、维生素等。
●强化型保健品补充微量元素,如钙剂、硒片等。
●功能型保健品调理身体器官,如深海鱼油、卵磷脂等。
●功能因子型保健品复方搭配,如灵芝多糖等。
这些保健品适合你吗?
复合维生素:适合消化功能弱化者
退休族的饮食消化能力开始下降,容易缺乏维生素,此外日常饮食不规律等人群,适合补充维生素。
钙剂:适合骨密度下降者
退休族的钙需求量通常比成年人高,约为毫克/天。随着退休族吸收功能减退,钙的利用率下降,如果再通过食物补充,很容易缺乏。此外,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改变,也容易缺钙。
蛋白粉:主要适合三类人
●体内的蛋白质处于重度亏损状态者。如创伤、多发性骨折、糖尿病胃动力障碍、肺结核、慢性肝炎患者,以及做过外科大手术、肿瘤放疗和化疗的患者。
●蛋白质摄入或吸收存在不足者。如神经性厌食、功能性消化不良、小肠吸收障碍患者。
●处于某些特定阶段者。如胃肠道功能较弱又进食少的老年人。长期吃素、蛋奶肉摄入不足的人,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后,适量吃蛋白粉。
谨防保健品与药物同服的危害!
鱼油与抗凝血药同服:出血风险
鱼油能辅助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于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但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期间服鱼油,出血风险可能增大。
钙剂与药同服:降低药效
钙剂中的钙离子与红霉素结合会形成络合物,减少药物的吸收,既达不到补钙的作用,又降低药物杀菌效果。此外,长期用钙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易使血钙升高,增加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反应,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维生素C与药同服:形成结晶
维生素C与钙剂合用,易增大尿液中形成草酸钙结晶的风险;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与维生素C合用时,其抗菌作用可能减弱;氢氧化铝、碳酸氢钠、谷氨酸钠等碱性药物可能破坏维生素C,使其失效。
维生素E与药同服:多重风险
◆中毒:维生素E可增强地高辛等洋地黄类药物的强心作用,增大洋地黄中毒的风险。
◆出血风险:维生素E对维生素K有拮抗作用,并且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因此不宜与华法林等抗凝药合用。
◆静脉炎:长期大剂量(每日超过毫克)服用维生素E时,特别是与雌激素类药物合用时,可能诱发血栓性静脉炎。
蛋白粉与抗敏药同服:减轻药性
抗过敏药的主要原理是抗组胺,服用蛋白粉、氨基酸类保健品后,体内会产生大量组胺,使抗敏药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中药保健品与药同服:影响血压
中药保健品成分复杂,最好先咨询医生是否会与正在服用的药有冲突,再决定要不要用。例如含人参、麻黄的保健品与降压药合用,可能影响血压。
小贴士
服用保健品的注意事项
◆避免同一时间服用药物和保健品,尽量时间间隔1~2小时,以免影响药性。
◆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不要因服用保健品而随意停药,以免延误病情。
◆要选择正规保健品,认准包装上的蓝色草帽标志。服用后若出现明显异常,应及时停用保健品并就诊。
本文编自退休俱乐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格,加入浙江退休俱乐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