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神经性厌食 > 相关医院 > 大胃王到底是吃东西上瘾,还是病背后的原因

大胃王到底是吃东西上瘾,还是病背后的原因



晕痣做掉后白癜风也会长大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34113.html
这几年,有一类被称为“吃播”的节目,点击量特别高。万深夜不睡觉的年轻朋友中,不少人通过深夜看吃播,来获取精神上的饱腹感。看别人吃,就能看饱了?那是你不知道他们吃得有多“上头”!(还请酌情观看)(日本大胃王木下佑香)(韩国大胃王mbro)(中国大胃王朵一。以上图片均来自:B站)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巨量食物被塞进胃里的撑胀感!(直播者吃下的食物量,几乎抵得上正常人一周的食量)这样暴食可还行?很多人在失恋、工作压力过大时,都曾有过放肆大吃一顿、以此发泄情绪的经历。偶尔一两次的发泄影响不大,但长期、反复“暴食”,甚至到了完全不能控制的地步,就可能是病了。暴食的秘密,只有我自己知道“不能控制吃东西的欲望,只要能吃就会往嘴里塞,一直到撑得难受为止,不在乎食物本身,只是一个吃饭的机器[1]!”这是暴食症患者在“吃”这件事上的共通心态。因此,他们常会把自认为“狼狈不堪”的一面隐藏起来:

网友:我每次都是等男友出门上课才会暴食,而当着他的面完全是一副正常的样子。可以说,在公开这段经历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我暴食的秘密。大多数暴食症患者对体型高度敏感。当过量的食物摄取造成肥胖、超重时,他们又会陷入另外一种境地:过度厌食。而在这两种状态之中摇摆不定的后果,就演变成了“神经性贪食症”。暴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厌食症一起,都属于进食障碍这一大类疾病。目前,我国还缺乏有关进食障碍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数据多来自欧美国家。据统计,美国成年人和青少年(13~18岁)暴食症的终生患病率分别为3.0%和1.6%[2][3]。暴食之下,不仅仅是吃的问题神经性厌食症会引起外形上的迅速消瘦,让身边人很快察觉到。但暴食者的吃饭问题,似乎缓和很多,甚至会被认为“心态好、能吃”。身边人最多提醒一句:“少吃点,减减肥吧。”大家似乎不能真正理解这种疾病的痛苦。其实,对于暴食障碍的人群来说,他们在不断忍受着身体与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五版(DSM-V)中指出,暴食症通常包含以下特征[4]:A、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暴食的发作具有以下两种特征:

在固定的时间内进食时,食物量大于大多数人在相似时间段内和相似场合下的进食量

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

B、暴食发作有以下三种(或更多)特点:

进食速度比正常人快

要一直吃到感觉撑得难受

不饿的时候也要吃东西

大量进食会让别人难堪,因此常单独进食

大量进食后感到恶心、抑郁或内疚

另外,患者还要对自己的暴食存在明显的痛苦感觉,平均每周至少发生一次,持续3个月等,才能达到医学上的诊断标准。从轻重的程度上来划分:

轻度:每周1~3次暴饮暴食

中度:每周4~7次暴饮暴食

严重:每周8~13次暴饮暴食

极端:每周14次或更多暴饮暴食

不难看出,暴食者的内心独白大多是:“我要吃很多,我这样吃下去会胖,我想要瘦!可就是忍不住要吃!”暴食欲望上来了,几乎控制不住自己,就像毒瘾发作一样!但在短暂的欲望满足之后,又容易陷入自责以及自己厌恶的情绪当中。暴食行为和焦虑、抑郁之间也会相互影响,长此以往会导致恶性循环。暴食,情绪差;情绪差,暴食。不断在这两者中摇摆,走不出暴食的怪圈。该如何走出暴食症的魔咒?很多人的第一次暴食,都发生在极度负面的情绪之下。

网友:深夜两点,考试不及格,一瞬间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涌了上来。那天晚上,我蹲在阳台上,一口气吃掉了1斤装的饼干。放肆吃,让我感觉内心没有那么空虚了。

网友:一直很胖,害怕朋友异样的眼光。于是我拼命节食,在社交压力和极端节食的双重作用下,我好像触底反弹了,一下子吃得特别多,最后暴食行为越来越严重!暴食的发生可能和过往经历,比如童年的喂养方式有关,但最主要的诱因还是进食的心理。很多暴食行为发生前,当事人都有情绪上的巨大波动[5]。解铃还须系铃人,自我或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调节情绪,是暴食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偶尔发生的暴食,不要过于紧张,可以尝试“正念饮食觉察训练”:举个例子,当发现自己冒出暴食冲动时,可以拿出手中的一颗苹果:

利用1~2分钟的时间,调动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去观察这个苹果的纹路、形状。简单说就是感受苹果,像第一次见到它一样。

用5分钟来感受吃苹果的过程。吃进嘴巴,是含着果肉还是慢慢咀嚼果肉,是左边还是右边嚼果肉,是甜的还是酸的,都随你。享受食物被食用的过程本身。

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培养专注力,控制暴食冲动。如果自我调节效果不好,就要及时到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配合医生的治疗,发作的频率才会越来越少,症状慢慢得到缓解。治疗中,你还需要家人、朋友的陪伴和鼓励。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从生活的细节加以改变,试着去解决暴食行为。

遵循医生给出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在生活中实践。

学会自我管理。可以准备一个记录表,详实记录:是否进食,食物是什么,是否催吐,是否过度运动。通过记录,来进行自我梳理。(示例如下图??)

就算出现了暴食,也无需苛责自己,给自我一个慢慢接纳的过程。

规律、适度的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心态也会更加健康。

学习新技能。新的爱好和技能可以让你的注意力从食物上挪开,并且增加自信。

给自己一些时间,学会和自己的身体沟通。未来的每一天,希望你都可以快乐吃饭,快乐生活。(图片来源:soogif)审稿专家:臧寅垠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参考文献

[1]张衍,席居哲.暴食症的诊断、治疗及其疗效[J].心理科学,,34(06):-.

[2]HUDSONJI,HIRIPIE,POPEHGJr,etal.TheprevalenceandcorrelatesofeatingdisordersintheNationalComorbiditySurveyReplication[J].BiolPsychiatry,7,61(3):-.DOI:10./j.biopsych.6.03..

[3]SWANSONSA,CROWSJ,LEGRANGED,etal.Prevalenceandcorrelatesofeatingdisordersinadolescents.Resultsfromthenational

转载请注明:http://www.pzegp.com/xgyy/16637.html